2023年新版消防系统维修保养及设施检测技术方案

作者:消防检测仪器网来源:http://www.zhiyunan.com.cn/发布时间:2023-06-28 12:15:21浏览次数:214

2023年新版消防系统维修保养及设施检测技术方案

 

建筑消防系统工程维修保养及消防设施检测

 

  

(一) 工程概况: 3

(二)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3

(三)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73

(四)安全防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73

(五)维保计划与措施 75

(六)劳动力配备计划及主要检测服务设备供应计划 77

      劳动力配置计划 77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所必须的仪器、仪表情况 78

 消防维保检测设备仪器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消防系统维保的重要性

我国城市的各类建筑均已安装了消防系统,但系统运行后的维修保养工作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目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大部分火灾,都是由于没有消防设施,或消防设施平时维护保养不好,在关键时刻不能正常投入工作而造成的,只要平时能对消防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就可以避免损失或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二:消防系统维修保养的目标:

1、对消防系统定期进行的维修保养,及时的发现和排除消防系统出现的故障和问题。避免火灾发生时因消防系统因故障而不能发挥作用而导致的火灾情况。

2、通过专业的精心维护保养,定期检查修理,就能保持消防设备的完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相反,如果使用不当,维修不及时,就会降低设备的有效利用率,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引起设备事故,造成设备的损坏或报废。

三:消防维保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由报警设备、广播设备、事故电话组成。

系统维护保养包括:

1)各信号线路及线路保护管道维护。

2)控制器的基本功能试验。包括控制器的开机、液晶和数码管的显示、主备电的工作、显示和切换、声音、打印、时钟、黑匣子记录等。

3)查控制器的点名、报火警、报故障功能。

4)探测器的报警试验、包括感烟、感温等所有类型探测器的试验,试验工具符合检测要求。

5)手动报警按钮的报警试验。

6)控制屏声光报警功能维护保养;

7)控制屏内回路卡、控制卡、通讯卡维护保养;

8)主机的消音、复位功能维护保养;

9)控制屏和联运主备用电源维护保养;

10)控制屏的火警优先和故障功能维护保养;

11)控制屏的图文系统软件设定、修改和完善;

12)图文系统通讯,报警和打印机功能维护保养;

13)报警和信号显示功能维修保养

14)消火栓报警按钮功能;

15)水流指示器和信号蝶阀显示功能维修保养;

16)远程启泵功能的维修保养;

17)消防强切电源的维修保养;

18)防排烟风机的启停联运功能的维修保养;

19)消防广播系统的维修保养;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探测器火灾报警和信号显示功能正常。并对污染烟感进行检修清理。

2消火栓内手动报警器,远程联动启动消防泵和联动手动起停消防泵的控制功能和信号显示功能正常。

3水流指示器报警功能和信号显示功能正常,卷帘门两侧烟感探测器报警联动卷帘门一步降的控制功能和信号显示功能正常,温感探测器报警联动卷帘门二步降的控制功能和信号显示功能正常。

4烟感探测器和手动报警器报警联动强切非消防电源及防火阀的控制功能和显示信号功能正常。

5烟感和手动报警联动启动正压风机、排烟机切断空调新风机的控制功能和信号显示功能正常,联动台手动起停加压送风机的控制功能和信号显示功能正常。

6)控制器每月检查保养一次,做好检查保养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及时解决应立即报备,确保功能正常。

7)现场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每月检查保养一次,做好检查保养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及时解决应立即报备。

8)每年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全部检查,其余每次抽查总数10%且不能重复。

2、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由管网、水流指示器、湿式报警阀、阀门、压力表、喷头、喷淋泵配电柜和稳压泵配电柜组成。

维修保养内容如下:

1)外观检查;确保配件齐全,外观整洁。

2)消防气压供水设备的维修保养;

3)消防水喷淋管网的维修保养;

4)消防水泵控制柜的维修保养;

5)水喷淋系统试验泻水装置的维修保养;

6)消防水喷系统中各种锁定措施的维修保养;

7)系统中各种阀门处于常开状态的监视检查;

8)喷淋头的维修保养;

9)系统功能试验。在控制柜及消防控制中心启动喷淋泵,同时试验主备泵的切换功能;利用报警阀的放水试验阀试验压力开关、水力警铃的工作情况;利用末端放水装置放水,验证水流指示器、湿式报警阀功能、自动启泵功能。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每月对自动喷淋装置进行水力控制阀、开闭状态检查。

2每月对水利控制阀进行外观检查,是否有渗水现象,保证系统处于无故障状态。

3每月对喷淋喷头消防水管线外观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当喷头上有异物时应及时清除。

4每月检查消防水泵站及消防给水设备,并检查其消防罐储备水位,发现故障应及时进行处理。

5每月应检查电动蝶阀并做启动试验,动作异常时应及时更换维修。

6检查电动蝶阀控制是否灵敏,泄水阀是否启闭灵活,电动蝶阀远程启动和现场就地启动双重功能是否正常,动作信号和故障信号是否能及时反馈回调控中心。

7每季度进行模拟火灾现场喷水试验,查看消防系统能否正常动作及各种信号是否反馈回消防调控中心。

8喷淋装置进水管上的控制阀门应每个季度检查一次,并核实处于全开启状态。

9每个季度应对喷淋装置进行一次出水试验,检查喷淋装置出水情况是否正常。

10每年应对水源的供水能力进行一次测定。

11每季度进行模拟火灾现场喷射灭火试验,查看消防系统能否正常动作及各种信号是否反馈回消防调控中心。

12每月检查电池阀控制是否灵敏,是否启闭灵活,电池阀远程启动和现场就地手动启动双重功能是否正常,动作信号和故障信号是否能及时反馈回调控中心。

13)工作计划:每两月检测保养一次,做好检查保养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及时解决应立即报备。

14)末端放水每年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全部检测,其余每次抽测总数的20%且不能重复。

3、消火栓系统

由消防泵、稳压泵、消火栓箱、管网、消防泵配电柜、稳压泵配电柜、阀门和压力表组成。

维修保养内容如下:

1)外观检查:对消防泵体、泵房管道、主泵室、主阀门室、稳压罐定期清洁,对所有系统闸阀、结合器、各传动构件定期进行防锈及润滑。

2)消防泵启动功能试验。

3)模拟实际喷水试验。

4)消火栓箱的维修保养;

5)消火栓启泵按钮功能维修保养;

6)消火栓管网的维修保养;

7)消火栓管网各种阀门是否处于常开状态的监视检查;

8)消防泵的维修保养;

9)消防水泵接合器及其附件的维修保养;

10)消防稳压装置的维修保养;

11)消防泵控制柜的维修保养;

12)系统检测检修;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消火栓内配件齐全,阀门正常。对老化和损坏水带进行更换。

2消火栓箱内手动报警器报警功能正常,信号显示、反馈功能正常。

3消火栓系统管网压力正常,并每次季检时做消火栓末端压力检测。

4消火栓系统阀门状态正常。

5消火栓管网定期放水清污,保证消火栓水质清洁。

6消火栓系统各阀门维护,保证阀门灵活可靠。

7消火栓系统故障检修。

8)每两月检查保养一次,做好检查保养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及时解决应立即报备。

9)消火栓按钮每年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全部检查,其余每次抽测总数的20%且不能重复。

4、消防广播及通讯系统

由音箱、功放、风配盘等组成。

维修保养内容如下:

1)检查紧急广播的放音及切换功能。放音包括通过话筒、磁带等方式放音,检查声音的大小。切换功能指每个区是否都能正常切换。

2)检查消防电话的通话功能。包括固定电话及电话插孔的检查。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检查扬声器距离是否大于500M,超过部分增加扬声器。

2试验在火警状态下,在控制器上能对选定的区域进行火灾事故广播。

3试验在火警状态下,在控制器上能自动切换消防广播系统。

4在检查和试验中,对不符要求的扬声器进行修理、更换。

5通话功能应正常,语音清晰。

6在控制室能对所有消防紧急电话插孔进行个别、部分或全部进行通话。

7如出现通话故障,将对线路或装置进行修复。

8)每月检测保养一次,做好检查保养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及时解决应立即报备。

9)每年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全部检查,其余每次抽测总数的10%且不能重复。

5、防火卷帘门系统

由防火卷帘门和防火卷帘门控制箱组成。

维修保养内容如下:

1)现场试验卷帘门手动启停的功能。

2)在控制中心试验卷帘门的启动及反馈功能。

3)检查试验卷帘导轨和转动机构的完好情况和状态。

4)防火卷帘机械部分的维修保养。对传动机构进行润滑,检查帘片连接检查控制功能是否完好。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防火卷帘门手动下降、上升控制功能及动作正常。

2防火卷帘门自动下降控制功能及动作正常。

3联动防火卷帘门一步降、二步降到位准确,信号返回功能正常。

4防火卷帘门控制箱供电正常。

5防火卷帘门系统故障检修。

6)每两月检测保养一次,做好检查保养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及时解决应立即报备。

7)每年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全部检测,其余每次抽测总数的20%且不能重复。

6、防排烟系统

由通风管道、风口、防火阀、排烟机、送风机及配电柜组成。

维修保养内容如下:

1)排烟阀、送风阀、防火阀电动及手动的启动。

2)排烟机、送风机的启动和停动。

3)对风机的相关部件进行检查,更换轴承及添加润滑油,检测轴心是否偏移,叶片是否变形。对风机电控柜及元器件进行清洁,对电控柜端子接线进行紧固。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防火阀动作正常。

2防火阀关闭信号正常。

3活动部件上油维护。

4防火阀系统故障检修。

5)排烟机、送风机运转正常。

6)排烟机、送风机手动/自动启停功能正常。

7)排烟机、送风机气体信号正常。

8)排烟机、送风机系统故障检修。

9)每两月检测保养一次,做好检查保养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及时解决应立即报备。

10)排烟阀、送风阀、防火阀每年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全部检测,其余每次抽测总数的20%且不能重复。

7、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系统

由疏散指示标志灯、应急灯、配电柜组成。

维修保养内容如下:

检查各种消防应急照明灯、消防应急标志灯及疏散标志牌的功能。功能包括正常指示、切换功能、自检功能,有备电的检查电池工作时间。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测试应急灯、出口及疏散指示灯的蓄电量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时间。

2灯具外观检查,灯具应完好无损,安装牢固端正。

3市政供电时灯具不亮只有充电指示灯点亮,当按下试验按钮,灯具被点亮。

4切断市政供电灯具即被点亮。

5给灯具进行充放电。

6)每两月检测保养一次,做好检查保养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及时解决应立即报备。

7)每年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全部检测,其余每次抽测总数的20%且不能重复。

8消防电源及配电装置

维修保养工作内容:

1)非消防电源的切换及消防电源的投入。

2)在控制中心手动试验。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消防设备配电箱应有区别于其他配电箱的明显标志,不同消防设备的配电箱应有明显区分标识。配电箱上的仪表、指示灯的显示应正常,开关及控制按钮应灵活可靠。

1)每两月检测保养一次切换备用电源的控制方式及操作程序。

2)非消防电源的切换及消防电源的投入。

3)在控制中心手动、自动切换试验。

4)每两月检测保养一次,做好检查保养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及时解决应立即报备。

5)每年的每一次和最后一次全部检测,其余每次抽测总数的20%且不能重复。

6查看消防控制室及各消防设施最末一级配电箱的标志,以及仪表、指示灯、开关、控制按钮。

7核对配电箱控制方式及操作程序并进行试验:

8自动控制方式下,手动切断消防主电源,观察备用消防电源的投入及指示灯的显示;

9人为控制方式下,在低压配电室应先切断消防主电源,后闭合备用消防电源,观察备用消防电源的投入及指示灯的显示;

10查看最末一级配电箱运行情况。

11)每两月检测保养一次,做好检查保养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及时解决应立即报备。

12)每年的每一次和最后一次全部检测,其余每次抽测总数的20%且不能重复。

9、气体灭火系统

维修保养工作内容:

1)外观检查:检查各类喷头、贮存装置、管道及附件等。确保设备外观无灰尘、无破损,无脱漆,标识完整清楚。

2)测试控制气体喷洒的电磁阀、电爆管的动作电压是否正常。测试分手动和自动,手动是在控制中心、钢瓶驱动盘、现场启动按钮上启动:自动是用烟温探测器联动。在测试启动后,作停动的测试。

3)检查气体是否有泄漏。检查气体的压力表和称重装置并做好记录。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每月检查保养各套气体灭火控制器,测试其功能是否正常;

2每月检查启动瓶和药剂贮瓶的压力是否符合出厂充装压力和设计要求(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区),有无泄漏现象;

3每季度检查试验手动、自动紧急启、停放气装置功能是否正常;

4每年至少一次对电磁阀、瓶头阀解体清洗,加硅油润滑;

5每季度模拟自动报警系统中的烟、温感探测器同时动作,通风空调是否停止,防火阀是否关闭,检查气瓶的电磁阀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动作,控制屏是否有放气信号,消防中心是否有信号,警铃、蜂鸣器是否动作;

6每周检查气体灭火系统启动瓶、药剂瓶有无变形,有无腐蚀、脱漆;

7每周检查控制气管有无变形或松脱,检查高压软管有无变形、生锈或老化;

8每月检查气体保护区域(防护区)内的围护结构、开口等是否符合要求。

9)每两月检测保养一次,做好检查保养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及时解决应立即报备。

10、消防供水泵组系统

1检查泵房、散热通风设施、百叶窗,保证泵房有良好的散热条件。

2检查消防泵系统,确保水泵各组成部分正常。

3检查各阀门的开启状态,确保各阀门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确保进出水管能正常工作。

5确保动力部分与水泵连接牢固。

6确保控制器各组成部分能够正常工作。

7确保柴油引擎系统并组成部分能够正常工作。

8每周检查泵房、散热通风设施、百叶窗,保证泵房有良好的散热条件,普通电动泵机房不低于 4℃,柴油消防泵房不低于 2l℃。

9每周检查消防泵系统,要求泵组完好。

10每日检查电器控制部分,要求控制部分完好。

11每日检查泵组的密封情况,水平安装的消防泵投入运行前每秒滴水不超过一滴。

12每周运行水泵时,观察水泵密封圈是否牢靠,水泵本体是否过热。

13每周运行水泵时,观察水泵流量计最大流量,是否为额定流量的150%

14每周消防水泵最少运行一次,运行时间电动泵不少于 10min、柴油泵不少于 30min,检查水泵的出水压力是否符合要求。

15每周消防水泵运行前,检查泵组是否完好。要求:①泵的吸水、出手、旁通管能全部开放;②泵组无泄漏;③进、出管压力表正常;④消防水池储满消防用水。

16每周消防水泵运行前,检查电器控制部分是否完好。要求:①电源开关指示正指示灯正常;②切换、转换指示灯正常;③备电启动、隔离开关关闭;④报警反馈信号指示灯不亮、正常指示灯开启。

17每周消防水泵运行前,检查主、备电源切换正常,检查备用电源,看能否保证在 30s 内使水泵投入正常运行;检杳备用水泵能否自动切换投入运行。

18检查出水管路上的闸阀、止回阀、水锤消除装置是否正常。

19清除吸水管人口处的杂物,防止堵塞。

20打开末端试水装置或消火栓放水,检查水泵能否正常启动。

四:消防维保公司的责任:

1、按时、保质、保量地对甲方使用的消防系统进行季检服务,在完成每次季检服务后五个工作日内均应及时向甲方提交消防系统检修报告、检修数据。故障分析及解决办法,并需经甲乙双方签字确认。乙方保证每月对全部设备测试一遍,保证系统处于正常备战状态。

2、当发生影响或危及消防系统正常运行的故障时,保证在收到甲方通知后4小时内到达现场,其它故障8小时内到达现场,对系统进行及时的维修,并向甲方提交紧急维修工作报告。如乙方接到甲方通知后不能按时到达现场而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负责。

3、乙方保证优先向甲方提供损坏设备的备品、备件,在合同期内如设备发生正常损耗,设备更换费用单件在300元以下的由乙方承担,设备更换费用单件在300元以上的由甲方承担。

4、乙方指定专人负责与甲方进行接洽,并保证选派熟悉现场情况、技术全面、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进行维修保养。

5、乙方进行维修保养工作时,严格遵守甲方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合同执行期间,如发生火情,由乙方维护保养的消防系统因乙方所供设备问题或维保不当、不及时,导致消防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而产生的损失,应由乙方负责。

五:消防设施检测方案

1、为了确保甲方的建筑消防设施完整有效,不断提高消防设施的整体功能,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及财产损失,依据《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DB22/162-2010,《建筑电气防火检验规程》(DB22/T288-2011)、《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BG25201-2010)等规定,特制定本消防设施检测方案。

2、建筑消防设施主要包括:消防供电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及通风系统、防火分隔系统、消防广播系统、消防电梯、应急照明及疏散标识等。

3、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前准备工作

3.1了解被检单位的情况,包括客户建筑类型,地理位置,系统情况,联系人等。

3.2查阅各系统设计说明、相关平面图、编码表、联动说明,特别要明确一些设计原理图、系统图、泵房平面图。

3.3为了便于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业主提供工程竣工时的检测报告和验收报告。

3.4会同被检单位主管部门制定维保工作计划,于检测前5日提交《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申请》,经被检单位批准后并通知被检单位工作人员相关情况后方可进行检测作业,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3.5检测人员配证作业,带好所需检测工具进入现场。

4、消防检测内容:

(一)消防供电系统:

项目

检测工作内容

消防供电

检查供电等级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消防用电是不是专用回路。

配电柜

配电柜的外观应完整,其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查看并记录供电电源回路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主备电源

对最末级配电箱主备电源进行手动、自动切换试验,观察并记录切换情况。

检查下列场所是否设有主备电源: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机房、防排烟设备机房、火灾应急照明配电箱、各楼层消防配电箱、消防水泵房。

发电设备

(一类高层建筑)检查是否有自动启动装置,并能在30s内供电。

查看自备发电设备启动运行情况,并记录启动时间。

接地

检查是否设专用接地干线,应采用通信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25平方毫米,专用接地干线宜穿硬质塑料管埋设至接地体。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系统:

项目

检测工作内容

火灾报警控制器

1、控制器的外观检查

2.控制器安装质量及尺寸检测

3.控制器的接线质量检查

4.控制器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

5.控制器的主备电源检测

6.控制器的功能检测(自检功能、故障报警功能、消音复位功能、火灾优先功能、二次报警功能、报警记忆功能)

7.消防控制设备的联动功能(非消防电源的切断、应急广播的联动、气体灭火系统的联动、防排烟系统的联动、疏散指示系统的联动、电梯的迫降联动)

火灾探测器

1.探测器的外观检查

2.探测器的安装质量及尺寸测量

3.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功能

4.火灾探测器的故障报警功能

手动报警按钮

1.外观检查

2.手动报警按钮的安装质量及尺寸测量

3.手动报警按钮的火灾报警功能检测

4.手动报警按钮的故障报警功能检测

火灾显示盘

1、火灾显示盘的外观及安装质量

2. 接收报警控制器发出的报警信号检测

3. 火灾报警部位的显示功能检测

4. 检测火灾显示盘的消音功能

报警联动控制器

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检测

2.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检测

3.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检测

4.火灾事故广播及声光报警装置的联动控制检测

5.消防电梯的联动控制检测

6.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的联动控制检测

7.非消防电源的切换联动控制检测

系统布线

1.布线质量

2.系统绝缘电阻及接地电阻的检测

3.导线截面积的测量计算

4.传输导线的穿管保护

消防控制室

1.设置位置检查

2.安全出口的设置检查

3.消防控制室的电气线路检查

4.消控室防火阀设置检查

5.消控室的标志检查

6.消控室的应急照明照度检测

(三)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项目

检测工作内容

消防水泵

1.消防水泵标志牌设置检查

2.消防水泵的外观及安装质量检测

3.消防水泵流量、扬程检查

4.消防水泵的压力表检查

5.消防水泵的主、备电源的切换检测

6.消防水泵主、备泵的切换检测

7.消防水泵控制柜起泵检测

稳压设施

1.气压罐的外观及安装检测

2.气压罐有效容量检测

3.稳压泵的设置检查

4.稳压泵的启、停检测

室内消火栓

1.室内消火栓、箱组件检查

2.消火栓消防用水量的检测

3.室内消火栓的安装质量检测

4.消火栓的设置位置检查

5.消火栓栓口的压力试验

6.充实水柱的检测

水泵接合器

1.外观检查

2.系统标志、分区标志检查

3.安装质量检测

系统管网及布线

1.管道的连接检查

2.管道支吊架的安装检测

3.减压孔板和节流装置的安装检测

4.管道套管设置检测

5.管道的外观检查

消火栓按钮

1.消火栓按钮外观及安装质量检测

2.确认灯及信号反馈功能检测

3.起泵功能检测

室外消火栓

1.室外消火栓外观及安装质量检测

2.与路边、房屋外墙的距离检测

3.与水泵接合器的距离检测

4.安装间距检测

系统功能

1.消火栓栓口的静压检测

2.消火栓栓口的动压检测

(四)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项目

检测工作内容

消防水源

1.室外消防给水管道进水管布置检查

2.消防水池有效容量检查

3.消防水箱有效容量检查

消防水泵

1.消防水泵标志牌设置检查

2.消防水泵的外观及安装质量检测

3.消防水泵流量、扬程检查

4.消防水泵的压力表检查

5.消防水泵的主、备电源的切换检测

6.消防水泵主、备泵的切换检测

7.消防水泵控制柜起泵检测

稳压设施

1.气压罐的外观及安装检测

2.气压罐有效容量检测

3.稳压泵的设置检查

4.稳压泵的启、停检测

报警阀组

1.报警阀的外观及安装质量检测

2.报警阀组件的检查

3.压力开关的功能试验

4.水力警铃的安装及音响检测

5.报警阀功能试验

水流指示器

1.外观检查

2.水流指示器的安装质量检测

3.水流指示器的报警功能检测

水泵接合器

1.外观检查

2.系统标志、分区标志检查

3.安装质量检测

末端试水装置

1.末端试水装置组件完整性检测

2.末端试水装置的功能检验

喷头

1.喷头外观检查

2.喷头的安装检测

3.喷头与障碍物的距离检测

系统管网及布线

1.管道的连接检查

2.管道支吊架的安装检测

3.减压孔板和节流装置的安装检测

4.管道套管设置检测

5.管道的外观检查

系统功能

1.末端试水装置出水压力检测

2.压力开关起泵功能检测

3.水流指示器的报警功能及信号反馈检测

(五)气体灭火系统:

项目

检测工作内容

贮存容器

1.贮存容器外观检测

2.贮瓶间的温度、湿度检测

3.贮瓶间的照度检测

4.贮瓶容器的间距

5.贮瓶容器压力表检测

6.贮瓶容器的安装质量检测

驱动装置

1.驱动装置安装间距检测

2.启动管路间距检验

3.气体驱动装置的安装质量检测

阀门

1.高压软管及单向阀的安装

2.旋转阀的安装

3.容器阀与瓶头阀的功能试验

管道

1.管道及其组件完整性和外观检查

2.管道的支吊架安装,表面涂漆检验

3.管道的防变形处理

4.管道的坡度、坡向检验

5.传输线的穿管保护检查

防护区

1.防护区的标志

2.喷气指示灯的检测

3.排气装置

系统功能

1.紧急停止按钮的功能试验

2.气体喷洒延时功能检验

3.气体灭火控制盘的功能试验

4.手动模拟灭火试验

5.自动模拟灭火试验

(六)防排烟系统:

项目

检测工作内容

风机

1.送风机外观检验

2.送风机的安装配套检测

3.设备的功率检测

4.远距离启停风机

5.火警联动启动风机

送风口

1.送风口的设置及安装检验

2.送风口的手动控制试验

3.送风口的自动控制试验

排烟口

1.排烟口的设置及安装检验

2.排烟口的手动控制试验

3.排烟口的自动控制试验

4.排烟口开启联动排烟机检测

防火阀及排烟阀

1.设置位置检查

2.防火阀的功能检验

3.排烟阀的信号反馈检验

系统布线

1.管道密封性检测

2.管道的制作材料检验

系统功能

1.系统风速的检测

2.系统风压的检测

3.探测器与风机的联动试验

(七)防火卷帘门:

项目

检测工作内容

防火卷帘控制器

1、检查控制器外观是否清洁,主电源指示灯、运行/停止指示灯等状态是否正常。

2、测试防火卷帘门手动控制功能,测试防火卷帘门信号反馈及故障报警功能。

3、测试手动急停优先功能。

4、检查控制箱内接线,测试火灾报警联动启动。

防火卷帘

1、检查帘布是否破损,门楣有无卡阻,轨道沿线有无障碍物阻挡,地面是否有黄色警示线。

2、检查电机运行是否有异响。

3、测试手动按钮上升、停止、下降功能。

4、检查卷帘门降落后与地面接合情况,卷帘上升收卷到位情况。

(八)消防电梯:

项目

检测工作内容

消防电梯

1.首层迫降按钮的功能检测

2.轿箱内专用电话的通话质量检测

3消防电梯从顶层到底层的运行时间检测

4.消防电梯井的排水措施检查

5.消控室对电梯的控制检测

(九)消防广播系统:

项目

检测工作内容

火灾事故广播及警报装置

1、广播控制台的外观及安装质量

2. 扬声器的安装及功能检测

3.火灾事故广播的强行切换功能检验

4.选层广播的功能检测

5.广播扩音机的功能检验

6.扬声器及声报警器的音量检测

7.火灾警报装置的安装及功能检测

消防通讯

1.重要设备间电话分机的设置检查

2.消防电话总机与分机的通话试验

3.消防电话总机与电话插孔的通话试验

4.消控室外线电话直接报警的功能

(十)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

项目

检测工作内容

应急照明灯

1.应急灯的安装质量检测

2.应急照明灯的照度检验

3.应急照明灯的应急供电时间检验

4.设置部位检验

疏散指示灯

1.外观及安装质量检测

2.疏散指示灯的指示方向检查

3.疏散指示灯的应急供电时间检测

系统布线

1.布线质量

2.导线截面积的检测

3.传输导线的穿管保护检测

(十一)灭火器:

项目

检测工作内容

灭火器

灭火器压力表是否正常;灭火器标识是否清晰;灭火器是否过期;灭火器箱体是否完好。

灭火器化学制剂称重。

5、检测方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一).系统布线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2)信号传输线路保护材料

技术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并应采用穿金属管、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

检测方法:目测

(3)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保护材料

技术要求:消防控制、通讯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宜采用金属管或径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当采用明敷时,应采用用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电缆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有防火保护措施的封闭式线槽内。

检测方法:目测

(4)管路加固措施及管路连接处理

技术要求:

a.管路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或采用焊接等其它加固措施。

b.在吊顶内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宜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

c.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10---15米设吊点或支点,在线槽接头处、接线盒02米处、线槽变向或转角处应设吊点或支点,。

d.线槽吊杆直径≥6 mm

e.敷设于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路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检测器具:0-3米钢卷尺,游标卡尺

检测方法:按技术要求检查管路连接情况,用钢卷尺测量线槽长度,用游标卡尺测吊杆直径。

5)布线要求

 技术要求:

a.管路长度大于45米无弯曲时、大于30米有1个弯曲时、大于20米有2个弯曲时、大于12米有3个弯曲时,应加装接线盒便于接线。

b.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应分管、分槽设置、穿孔机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宜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

c.导线接头应在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

检测器具:0-50米卷尺

 (6)传输线路及导线截面积

技术要求:

a.火灾探测器的传输线路应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极为红色,-极为兰色。其它导线同一工程中相同线别的绝缘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b.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宜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和铜芯电缆,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

c.管敷绝缘导线截面积≥100 mm²;槽敷绝缘导线截面积≥075mm²;多芯电缆截面积≥050 mm²;并且均采用多芯线。

 检测器具:0-25mm千分尺。

 检测方法:用千分尺测量单根导线直径dmm),其截面积用下面公式计算:

  S=nd²/4(mm²)      (公式4-1)式中: n-导线系数,S导线截面积

 (7)接地线路及接地电阻

 技术要求:

a.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系统应设专用接地干线,并设专用接地板.

b.联合接地时,专用接干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其截面≥25 mm²;由消防控制室接地端子板引至消防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软线,其截面积≥4mm²。

c.专用接地设置的接地电阻值应<4Ω,联合接地时的接地电阻值应<1Ω。

检测器具:0-25mm千分尺,接地电阻测量仪。

检测方法:

d.SDJ8-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执行或查验施工测试记录。

e.用千分尺测量单根导线直径,其截面积用公式4-1计算。

(8)绝缘电阻

  技术要求:系统每个回路对地绝缘电阻和导线电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ΜΩ。

  检测器具:兆欧表。

  检测方法:断开探测器与控制器的连接,使被测回路与控制器脱离,将探测器所有接点相互短接,在该短接处和穿线金属管(或接地线)间,用550V兆欧表,持续60秒测量绝缘子电阻,记录测量进电阻的最小值。

(二)火灾探测器

1.各类火灾探测器必须有经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

2.外观质量要求

技术要求:

探测器自身应牢固、完好,无破损、碎裂。

检测方法:目测

3.安装要求:

(1)设置部位: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维修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地下铁道设计规范》等规范要求设置。

注: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建筑,应在适当部位增设手动报警装置。

检测方法:目测

(2)普通点型火灾探测器安装要求

技术要求:

常规情况下,探测器应吸顶安装;装设在通透性吊性吊顶的场所,探测应在通透性吊顶的上方吸顶安装。

探测器周围05米内不应有遮挡物。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米。

探测器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

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安装一只探测器。

在宽度小于3米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米;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米。控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度。

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不应超出下表所规定的范围。

4-1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半径

火灾探测器的种类

地面积Sm²)

房间高度h(m)

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

房顶坡度θ

θ15

15<θ≤30

θ>30

A(m²)

R(m)

A(m²)

R(m)

A(m²)

R(m)

感烟探测器

S80

12

80

6.7

80

7.2

80

8.0

S>80

6<12

80

6.7

100

8.0

120

9.9

6

60

5.8

80

7.2

100

9.0

感温探测器

S30

8

30

4.4

30

4.9

30

5.5

S>30

8

20

3.6

30

4.9

40

6.3

 探测器底座安装应牢固,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0.15米的余量,正常监视状态下探测器不应发出故障和火灾报警信号.

  检测器具:0-30m钢卷尺、0-50m卷尺、线坠、支撑杆、万通角度尺等。

  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测量各距离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3)其它类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

  技术要求:

a.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光束轴线至顶棚的垂直距离宜为03-10米,距地高度不宜超过20m。

b.相邻两组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4m。探测器至侧墙水平距离不应大于7m,且不应小于0.5m。探测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100m。

c.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在电缆桥架或支架上设置时,宜采用接触式布置;在各种皮带输送装置上设置时,宜设置在装置的过热点附近。

d.设置在顶棚下方的空气管式线型差温探测器,至顶棚的距离宜为01m。

相邻管路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5m;至墙壁的距离宜为1-1.5m。

检测器具:0-30m钢卷尺、0-50m卷尺

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卷尺测量各距离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4)探测器的确认灯

技术要求:

a.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b.火灾探测器报警后,应启动探测器确认灯。

 (5)报警功能

技术要求:当被监视区域发生火情,探测器到达其响应阀值勤时,探测器应输出火警信号,且探测器地址或编码应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显示相一致。同时启动探测器的报警确认灯。当探测器连续短路或与底座脱离时,应输出故障信号。

检测器具:便携式火灾探测试验器

检测方法:人为设置故障后,用试验器向火灾探测器施加响应因素,观察并记录探测器报警情况。

(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必须使用经国家有关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并允许在北京地区销售的产品。

1.安装要求

技术要求:

(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应牢固,不得倾斜。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有显著的标志,安装在墙上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1.3-1.5m

(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内接线余量不应小于0.1m.

(4)每个防火分区内至少应设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区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m,并应安装在公共场所的出入口便于人员操作的位置。

检测器具:0-3m卷尺、0-50m卷尺

检测方法:目测、手感牢固程度,并记录标志设置情况,用卷尺测量手动火灾报警按钮距地(楼)面高度和间距及接线余量等。

2.手报功能:

技术要求:操作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能输出火灾报警信号,且地址或编码应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显示器一致,同时报警按钮应有明显可见指示,直到启动部位复原,报警按钮应恢复原状态。

检测方法:手动操作报警按钮,使其处于报警状态,观察报警情况。

(四)报警控制器

 火灾报警控制器必须有经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

1.火灾报警控制器或集中报警控制器安装要求

技术要求:

(1)报警控制器安装应平稳、牢固,不得倾斜。

(2)报警控制器单列布置时,其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就小于2m.

(3)报警控制器如一侧靠墙安装,另一侧与墙距离不就小于1m.

(4)需从后面检修的报警控制器,其后面板与墙距离不应小于1m.

(5)报警控制器的底面宜高出安装地面0.1-0.2m.

(6)壁挂式报警控制器的安装高度应便于人员观察及操作

 测方法:目测、手感,用钢卷尺测量各距离。

2.区域报警控制器、层显示器、复示屏的安装要求

技术要求:

(1)区域报警控制器、层显示器、复示屏的安装应牢固、平稳、不得倾斜。如安装在轻质墙上,应采取加固措施,

(2)区域报警控制器、层显示器、复示屏如安装在墙上,其底面距地(楼)面的高度宜为1.3-1.5m.

(3)如安装在靠近门的轴的侧面,与墙距离不应小于0.5m.

(4)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5)当用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警戒多个楼层时,应在每个楼层的楼梯口或消防电梯前室等明显部位,设置识别着火楼层的灯光显示装置.

检测器具:0-3m钢卷尺

检测方法:目测、手感,用钢卷尺测量各距离。

3.柜内布线

技术要求:配线清晰、整齐美观,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端子板不应受外界机械应力。

 检测方法:目测,手感。

4.导线编号

 技术要求: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褪色。

 检测方法:目测

5.接线端子的接线根数

 技术要求: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子,其接线不得超过两根。

 检测方法:目测

6.导线的绑扎

 技术要求:导线应绑扎成束。

 检测方法:目测

7.接线余量

 技术要求: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0.2m的接线余量。

  检测方法:目测、手感。

8.进线管的封堵

  技术要求: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应在进线管处进行封堵。

  检测方法:目测、手感。

9.报警控制器的接地

 技术要求:控制器应有牢固的保护接地,并且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要严格区分开。

 检测方法:目测,检查控制器是否有牢固可靠的接地。

10.控制器接地标志

 技术要求:控制器的接地,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检测方法:目测。

11.电源

 技术要求:

(1)火灾报警系统的供电电源应是消防专用电源,并有明显标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有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

(2)报警控制器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插头。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电源的保护开关不应采用漏电保护开关。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CRT显示器、消防通讯设备等的电源,宜由PUS装置供电。

(5)如消防控制室为双回路供电,则应在其未端配电箱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检测方法:目测,检查供电电源及电源引入线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12.报警音响

技术要求:在额定工作电压下,距离音响器件中心1m处,音响器件的声压级应在65-115dB

 检测器具:声级计

 检测方法:用声级计测量报警音响声压级。

13.火灾报警控制器基本功能

 技术要求:

(1)能为火灾报警控制器供电,也可为其连接的其它部件供电。

(2)能直接或间接地接收来自火灾探测器用其他火灾报警触发器件的火灾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指示火灾发生部位,并予保持;光报警信号在火灾报警控制器复位之前应不能手动消除;声报警信号应能手动消除,但再次有火灾报警信号输入时,应能再启动。

(3)当火灾报警控制器内部,火灾报警控制器与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与起传输火灾报警信号作用的部件间发生下述故障时,应能在100s内发生与火灾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光故障信号;

a火灾报警控制器与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及起传输火灾报警信号功能的部件间连接断线、短路(短路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除外);

b火药味灾报警控制器与火灾探测器或连接的其他部件间接连接的接地,出现妨碍火灾报警控制器正常工作的故障;

c火灾报警控制器与位于远处的火灾显示盘连接线的断线、短路;

d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主电源欠压;

e给备用电源充电的充电器与备用电源之间连接线断线、短路;

f备用电源与其负载之间连接线断线、短路或由备用电源单独供电时其电压不足以保证火灾报警控制器正常工作;

g仅使用打印机作为记录火灾报警时间手段的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打印机连接断线、断路。

对于abc类故障应指示出部位,对于defg类故障应指示出类型。声故障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如消除后再来故障不能启动,应有消音指示),光故障信号在故障排除之前应能保持;故障期间,如非故障回路有火灾报警信号输入,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4)火灾报警控制器应有本机检查功能(以下自检)。火灾报警控制器在执行自检功能时,应切断受其控制的外接设备。如火灾报警控制器进行每次自检所需时间超过1min或其不能自动停止自检功能,自检期间,如非自检回路有火灾报警信号输入,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

(5)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具有显示或记录火灾报警时间的计时装置,其日计时误差不超过30s;仅使用打印机记录火灾报警时间时,应打印出月、日、时、分、等信息。

(6)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对其面板上的所有指示灯、显示器进行功能检查。

(7)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可改变与其连接火灾探测器的响应阈值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指示已设定的火灾探测器的应阈值。

(8)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操作功能应按表1的规定划分级别。

 Ⅰ级  允许每个人操作的功能

 Ⅱ级  允许专门操作人员操作的功能

 Ⅲ级  允许工程设计、维修人员操作的功能

1

序号

操作项目

Ⅰ级

Ⅱ级

Ⅲ级

1

复位火灾报警控制器

p

M

M

2

消除外声、光指示设备声、光信号

p

M

M

3

消除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声信号

o

M

M

4

隔离火灾探测器或其他部件

p

o

M

5

隔离向火灾报警受理站传输信号通路

p

o

M

6

开、关火灾报警控制器

p

M

M

7

隔离受其控制的外接设备

p

M

M

8

调整计时装置

p

M

M

9

输入或更改数据

p

o

M

进入Ⅱ、Ⅲ级操作功能状态应采用钥匙、操作号码,用于进入Ⅲ级操作功能状态的钥匙或操作号码可用于进入Ⅱ级操作功能状态,但用于进入Ⅱ级操作功能状态的钥匙或操作号码不能用于进入Ⅲ级操作功能状态。

(9)火灾报警控制器在其设计允许的最大容量及最长布线条件接入火灾探测器及其他部件时,不应出现信号传输上的混乱。

(10)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具有电源转换装置。当主电源断电时,能自动转换到备用电源;当主电源恢复时,能自动转换到主电源;主、备电源的工作状态应有指示,主电源应有过流保护措施。主电源的转换应不使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主电源容量应能保证火灾报警控制器在下述最大负载条件下,连续正常工作4h

a.火灾报警控制器容量不超过10个构成单独部位号的回路(以下称回路)时,所有回路均处于报警状态;

b.火灾报警控制器容量超过10个回路时,百分之二十的回路(不少于10回路,但不超过30回路)处于报警状态。

注:对于允许在同一回路中并行连接火灾探测器等部件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应按其允许的最大并接数量的二分之一作为该回路的负载(并接短路式负载除外)。

(11)火灾报警控制器内或由其控制进行的查询、中断、判断及数据处理等操作,对于接收火灾报警信号的延时应不超过10s。在某些情况下,为减少误报警,可对接收到的来自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延时响应,但延时时间应不超过1min,延时期间应有延时指示。

(12)具有可隔离所连接部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有部件隔离状态光指示,并能查寻或显示被隔离部件的部位。

(13)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备有用作控制自动消防设备或作其他用途的输出接点,其容量及参数应在有关技术文件中说明。

(14)采用总线传输信号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在其总线上设有隔离器,当某一隔离器动作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指示出被隔离的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部件的部位号。

 检测器具:火灾探测器试验器

 检测方法:

a.报警和记忆能:用火灾探测器试验器使任一回路处于火灾报警状态,观察控制器声、光报警信号及记忆情况。

b.二次报警:在控制器处于火灾报警状态时,先手动消除声报警信号.然后使另一回路处于火灾报警状态,观察控制器声,光报警情况.

c.故障报警:使控制器任一回路处于故障状态,观察控制器声、光报警信号情况及故障部位、故障类型指示情况。

d.自检功能:操作控制器检查装置,观察控制声、光报警情况。

e.火警优先功能:在控制器处于故障报警状态时,使任一回路处于火灾报警状态,观察控制器声、光报警情况。

f.消音、复位功能:在控制器处于火灾报警状态时,手动消音、复位,观察控控器声、光报警及复位情况。

g.电源转换及指示功能:先将主电源切断,备电自动投入,然后恢复主电源,备用电源自动切断,观察电源切换时指示灯变化情况。并检查有无过压、欠压指示功能。

14.主备电源容量

技术要求:

(1)主电源容量应能保证火灾报警控制器在最大负载[按下(2)、(3)、(4]条件下,连续正常工作4小时。

(2)火灾报警控制器容量不超过10回路时,所有回路均处于报警状态。

(3)火灾报警控制器容量超过10路时,20%回路(不少于10回路,但不超过30回路)处于报警状态。

(4)控制器用备用电源供电,备用电源宜使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专用蓄电池,备用电顺手应能在正常监视状态下8小时后,当控制器容量不超过4路时,所有回路应处于报警状态;容量超过4路时,十五分之一回路,(不少于4回路,但不超过30回路)应处于报警状态,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30分钟。

检测器具:探测器试验器,记时钟表。

检测方法:

(1)按最大负载条件,使相应的探测器处于报警状态。观察、记录控制器的工作状态并开始计时。

(2)将控制器主电源断开,使控制器在备用电源供电的条件下,处于正常监视状态工作8小时,然后按技术要求,用试验器使相应数量的控测器处于报警状态,用钟表记录控制器正常工作时间,观察并记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当控制器正常工作30分钟时,切除声报警信号,然后使原处于监视状态的任何一回路探测器处于火灾报警状态,观察觉并记录控制器的声、光报警信号情况。

15.电压稳定度及负载稳定度

技术要求:

当交流电网供电电压变动幅度不超过额定电压(220V)的+10%-15%,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其输出直流电压的电压稳定度(在最大负载条件下)和负载稳定度应不大于5%。如输出的电压为脉冲式电压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在最大负载及最大线路电阻条件下可靠工作。

检测器具:数字式万用表、自耦调压器、交流稳压电源、火灾探测器试验器。

检测方法:

 

 

 

4-2

1)按图4-2接线,接通试验装置交流输入电源,调节调压器,使输入电压为220V50HZ),测量记录控制器输出直流电压Uo

2)调节调压器,使控制器输入电压为187V50HZ),待控制器输出直流电压稳定后,测量并记录该电压值Uo1

  按下式计算出电压稳定度:

              Su=|UoUo|

式中:Uo=Uo-Uo1(取最大值)

3)如控制器输出的电压为脉冲式电压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在以上试验过程中可靠工作。

4)当控制器工作在最大工作电流条件(最大负载条件下)时,调节调压器,使输入电压为220V50HZ),测量记录控制器输出直流电压Uo。调节调压器使控制器输入电压为242V50HZ),测量并记录控制器输出直流电压Uo1。调节调压器,使控制器输入电压为187V50HZ),测量并记录控制器输出直流电压Uo1

5)按下式计算出负载稳定度:

                          Si=|UoUo|

式中:Uo=Uo-Uo1(取最大值)

如控制器输出的电压为脉冲式电压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在以上试验过程中可靠工作。

().联动控制消防设备

1.安装要求

技术要求:

(1)联动控制器前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2)值班人员工作面与墙距离不应小于3m

3)控制器后维修距离不应小于等于1m

4)当控制器的排列长度不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大于1m的通道。

 检测器具:0-3m钢卷尺

检测方法:用卷尺测量其安装尺寸。

检测类别:C

2.控制柜内布线

技术要求: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导线的端子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且布线整齐、清晰、牢固。

检测方法:目测、手感。

3.盘面控制、显示信号及手动直接控制装置

技术要求:

(1)控制器盘面应有消防设备控制信号和动作部位的显示信号。

(2)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当采用总线编码模块控制时,还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

 检测方法:启动消防设备,观察并记录控制盘信号。

4.电源

技术要求:

供电电源应是消防专用电源,并有明显标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有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

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插头。

主电源的保护开关不应采取漏电保护开关。

CRT显示器、消防通讯设备等的电源,宜由UPS装置供电。

如消防控制为双回路供电,则应在其未端配电箱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检测方法:目测,检查供电电源及电源引入线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检测类别:A

5.主备电容量

技术要求: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应具有电源转换功能。当主电源断电时,能自动转换到备用电源;当主电源恢复时,能自动转回到主电源;主备电源应有工作状态指示。主电源容量应能保证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在下述最大负载条件下,连续工作4h以上:

所连接的输入/输出模块的数量不超过50个时,所有模块均处于动作状态;

所连接的输入/输出模块的数量超过50个时,20%的模块(但不少于50个)处于动作状态。

当交流电网供电电压变动幅度不超过额定电压(220V)的+10%~-15%,频率偏差不超过标准频率(50HZ)±1%时,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应能正常工作,其输出直流电压的电压稳定度(在最大负载条件下)和负载稳定度不应大于5%

联动控制器的备用电源采用蓄用电池时,电池容量应可提供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在监视状态下工作8小时后,按最大负载条件启动受控设备并连续30min

检测方法:

电源转换功能:先将主电源切断,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然后恢复主电源,备用电源自动切断,观察联动控制器电源切换情况。

按最大负载条件,使相应的探测器处于报警状态。观察、记录控制器的工作状态并开始计时。

将联动控器的主电源断开,使控制器在备用电源供电的条件下,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下工作8h后,按最大负载条件启动受控制设备工作30min,观察联动控制器工作情况并记录。

检测类别:A

6.故障报警

技术要求:

当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发生下述故障时,应能在100S内发出与火灾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故障信号。

与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药味灾触发器件之间的连接线断路(断路报火警除外)。

与输入/输出模块间的连接断路、短路。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主电源欠压。

给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备用电源充电器与备用电源之间的连接断路、短路。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与其供电的备用电源之间的连接断路、短路。

在备用电源单独供电时,其电压不足以保证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正常工作时。

对(1)、(2)类故障,应能指示出部位,对于(3)、(4)、(5)、(6)类故障应能指示出类型。声故障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并有消音指示,当有新故障信号时,声故障信号应再次启动;光故障信号在故障排除之前应能保持。故障期间,非故障回路的正常工作不应受影响。

检测方法:使控制器任意回路、电源或内部线路处于技术要求中所述故障状态,观察联动控制器声光报警信号情况及故障部位、故障类型指示情况。

  检测类别:A

7.接地

  技术要求:联动控制器应有牢固、可靠的接地。并设置明显标志。

  检测方法:目测

  检测类别:A

()消防通讯

技术要求:

消防控制室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

消防控制室与设备间的消防专用电话通话功能应正常,语音清晰。

消防控制室对讲电话与插孔通话功能应正常,语音清晰。

消防控制室、消防值班室内应设置可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

检测方法:

在消防控制室与设备间进行通话试验,记录通话情况。

在消防控制室,任选设置对讲电话插孔的场所,进行通话试验,记录通话情况。

在消防控制室、消防值班室与119”台进行通话试验,记录通话情况。

(七)火灾应急广播与警报装置

1.扬声器、声光报警器的装置

 技术要求:

 1)民用建筑内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的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m。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未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

 2)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

 3)客房设置专用场扬声器时,其功率不宜小于1.0W

 4)未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

 检测器具:50m卷尺、声级计

 检测方法:用卷尺测量在楼层内任何部位距最近扬声器的步行距离。查看并记录单个扬声器的功率。用声级计在扬声器播放范围内最远点,先测量背景噪声声压级,再测量播放火灾事故广播时的声压级,两者之差即为试验结果。

 检测类别:B

2.音响功能

 技术要求:火灾应急广播播音时应清楚。

 检测方法:监听

 检测类别:B

3.强行切换功能

 技术要求:发生火灾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将本层及相邻层的广播音响扩音机和扬声器强制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

 检测方法:人为模拟火灾报警,观察并记录是否将正在进行的一般广播强行切断,并进行火灾应急广播。

 检测类别:A

4.选层广播功能

 技术要求:在消防控制室,应能将火灾应急广播控制在选项定的楼层(区域)内。

 检测方法:在消防控制室选择楼层或区域进行火灾应急广播。现场查看并记录广播情况。

 检测类别:A

5.备用广播机控制功能

 技术要求:火灾应急广播备用扩音机,其容量不应小于火灾时较大的三层同时广播扬声器最大容量总和的1.5倍。

  检测器具:声级计

  检测方法:使用备用扩音机,选项取扬声器容量较大的三层进行模拟广播试验,使用声级计测量声压级并记录。

(八)消防电梯

1.消防电梯专用电话

  技术要求:消防电梯专用电话,并能与中控室或电梯机房通话。

  检测方法:查看轿厢内是否设有专用电话,并能与中控室或电梯机房通话。

  检测类别:B

2.消防电梯排水设施

  技术要求: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

  检测方法:查看电梯井,及排水设施。

  检测类别:B

3.人工操作功能

  技术要求:

对消防电梯进行人工操作,应迫降至首层,并处于消防使用状态。在消防状态下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

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800Kg

消防使用状态下,消防电梯只能由轿箱内人员操控其运行状态。

检测方法:实施对消防电梯的人工操作,检查消防电梯是否迫降至首层,并处于消防使用状态。

检测类别:A

4.联动及远程控制功能

技术要求:当发生火灾时,消防电梯应自动迫降或由消防控制室远程控制其至迫降首层,并处于消防使用状态。

检测方法:人为设置火灾信号,检查消防电梯是否迫降至首层,并处于消防使用状态。

5.普通电梯迫降功能

技术要求:火灾发生时、普通电梯应自动迫降或由消防控制室远程控制其至迫降首层。

检测方法:人为设置火灾信号,检查普通电梯是否迫降至首层。

()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火灾应急照明灯

(1)外观质量检测

技术要求:外表涂覆层无腐蚀、剥落、起泡现象,无划伤、裂痕、毛刺等机械损伤,外壳、灯罩应选项用非燃材料制造。

检测方法:目测

(2)安装牢固程度检测

技术要求:安装应牢固,不应有明显松动。

检测方法:目测、手感

(3)应急转换功能检测

技术要求:正常交流电源供电切断后,应顺利转入应急工作状态,转换时间不应大于5秒,并能连接转换照明状态10次。

检测方法:模拟交流电源供电故障,观察能否顺利连续转换照明状态,且用秒表记录其转换时间。

(4)应急工作时间及充、放电功能

技术要求:应急工作时间应不小于30min,灯具电池放电终止电压应不低于额定电压的85%,并应有过充电、过放电保护。

检测器具:秒表,数字万用表。

检测方法:转入应急状态后用秒表记录应急工作时间,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工作电压。

(5)应急照明灯照度

技术要求:高层、多层建筑的疏散用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地下建筑、人防工程的疏散应急照明其最低照度值不应低于5LX。消防控制室及消防设备间的火灾应急照明应满足正常工作照明的要求。

检测器具:照度计

检测方法:在应急状态下,使应急照明灯打开20分钟,地下工程和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30分钟用照度计在通道的中心线地面上测其照度,记录其最小值。

2.疏散指示灯

(1)外观质量检测

技术要求:外观涂覆层无腐蚀、脱落、起泡现象,无划伤、裂痕、毛刺等机械损伤,外壳、灯罩应选用非燃材料。

检测方法:目测

(2)安装牢固程度检测

技术要求:安装应牢固,不应有松动

检测方法:目测、手感。

(3)疏散指示方向和图形检测

技术要求:应正确指示疏散口,奔跑方向与箭头指不方向一致,图形、文字与尺寸应规范。

检测方法:目测

(4)疏散指示应急转换功能检测

技术要求:正常交流电源供电切断后,应顺利转入应急工作状态,转换时间不应大于5s,并能连续转换照明状态10次。

检测器具:秒表。

检测方法:模拟交流电供电故障,观察能否顺利连续转换照明状态,且用秒表记录其转换时间。

检测类别:B

(5)疏散指示照度

技术要求:不应低于0.5LX

检测器具:照度计。

检测方法:用照度计在灯前1m通道中心点上测其照度。

检测类别:A

().其它联动设备

1.声光报警装置功能

技术要求:当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器接到火灾报警信号时,应能启动相应区域的声光报警装置,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检测方法:人为设置火灾信号,检查相应区域的声光报警功能是否正常。

2.切断非消防电源功能

技术要求:当发生为灾时,消防控制室应能输出指令,切断有关部位非消防电源。

检测方法:不为设置火灾信号,检查相应区域的非消防电源是否切断。

(十一)消防控制室

技术要求:

1.消防控制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应为甲、乙级防火门。如果消防控制室设在建筑的首层,消防控制室门的上方应设标志牌或标志灯,地下的消防控制室门上的标志必须是带灯光的装置。设标志灯的电源应从消防电源上接入。以保证标志灯电源可靠。

2.消防控制室的送、回风管在其穿墙处应设防火阀。消防控制室内严禁与其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

检测方法:目测。

.消防水系统

()消防给水

1.消防水池

 技术要求:

(1)池的有效容量,应在消防技术规范规定的火灾延续时间内满足室内、室外消防用水总量的要求。消防水池容量如超过1000立方米时,应分设成两个。对于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消防水池的总容量超过500立方米时,应分成两个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

(2)池应采取自动补水措施。并设置水位指示装置。

(3)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应设取水口,其水深应保证消防车的消防水泵吸水高度不超过6.00m

(3)被保护高层建筑的外墙距离不宜小于5.00m,并不大于100m

(4)区的消防水池应采取防冻措施。

(5)池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量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

(6)计要求安装溢流管、泄压管并不得与生产或生活用水的排水系统直接连接。

(7)情况下能保证连续补水时,消防水池的容量可减去火灾延续时间内补充的水量。(补水时间不宜超过48h

 检测器具:皮尺  

 检测方法:计算水池容积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有无补水措施、防冻措施以及消防用水的保证措施,测量取水口高度和位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查看溢流管、泄水管安装位置。

2.消防水箱

技术要求:

(1)容积应符合GBJ16-87GB50045-952001年版)规范的要求。

(2)水箱间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0m

(3)钢板水箱四周检查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7m

(4)水箱顶至建筑结构最低点的净距不应小于06m

(5)应安装水位指示装置。

(6)应有补水措施(除串联消防水系统外),当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水泵供的消防用水不应进入消防水箱。

(7)消防用水与其它用水合用时,应有确保消防用水不作它用的技术措施。

(8)应按设计要求安装进、出水管和溢流管、泄水管,溢流管、泄水管不得与排水系统直接连接。

(9)管道穿过钢板水箱处应直接焊接,焊接处应做防锈处理,管道穿过楼板或墙体时,应安装套管。

检测器具:0-5m钢卷尺。

检测方法:测量水箱的容积、安装标高及位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查看水箱的进、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水流指示器、单向阀、水箱补水及增压设施是否符合持要求;查看管道与水箱之间的连接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3.气压给水装置

技术要求:

(1)气压水罐的容积应符合消防技术规范要求。

(2)气压水罐的工作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3)气压水罐与其供水泵应配套,罐上应安装安全阀,压力表、泄水管,安装水位指示器。

(4)气压给水装置的进出水、充气管上应安装止回阀和控制阀门,充气管上还应安装安全阀和气压表。

(5)设有室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气压给水装置的调节水量不宜小于450L

(6)气压给水装置应采用消防电源。

(7)设备周围净空间不应小于0.7m,罐顶至建筑物结构最低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8)气压罐外观应完整无损,无锈蚀。

 检测器具:0-5m钢卷尺。

 检测方法:查看气压罐的容积、工作压力及调节储水容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测量气压给水装置周围净空间距离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查看气压给水装置的外观以及电源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4.消防水泵

技术要求:

(1)系统使用的水泵(包括备用泵、稳压泵),规格、型号、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2)设备应完整、无损坏及腐蚀等。

(3)当水泵轴功率大于17KW时,安装时宜采取减震措施;若泵房单独设立,水泵能够正常运行且运动振动不影响环境时,可不采取减震措施。

(4)与动力机械应直接连接。

(5)应保证在火警后5min内开始工作。

(6)应设备用电源,主电源断开时,备用电源应自动投入运行。在自动状态下,主备电源切换后,消防泵应自动保持连续运行。

(7)消防水泵系统应设消防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小于其中最大一台消防工作泵。且主泵停止运行,备用泵应能自动切换运行。

(8)消防泵手动按钮启动后,消防控制中心应显示信号并启动消防泵。

(9)采用自灌式吸水,或采用其它迅速、可靠的充水设备。

(10)吸水阀离水池底的距离不应小于吸水管管径的2倍。

(11)一组消防水泵吸水管应单独设置且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损坏或检修时,其余吸水管应能通过需要供水量。

(12)吸水管上必须装设控制阀门(喷淋泵或吸水管管径大于50mm的消火栓泵及其它消防泵不应采用蝶阀),且其直径不应小于泵吸水口直径。

(13)出水管上应设实测和检查用的压力表(量程应为工作压力的2-2.5倍)和放水阀门,出水管应安装控制阀门及止回阀。

(14)出水管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15)流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16)稳压泵应根据管网压力的变化自动启、停。

检测器具:0-5m钢卷尺,0-300mm游标卡尺。

检测方法:检查产品铭牌及外观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水泵轴功率大于17KW时是否有减震措施;水泵与动力机械是否直接连接;主电源(主泵)停止运行时,备用电源(备用泵)是否自动投入运行;查看水泵吸水式、吸水管数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查看水泵出水管径及流量是否规范要求。

5.水泵接合器

技术要求:

(1)应设在便于与消防车连接的地点,其周围15m-40m内应设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

(2)应设止回阀、安全阀、闸阀和泄水阀。

(3)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设水泵接合器。设有消防网的住宅及超过五层的其它的民用建筑,其室内消防管网的住宅及超过五层的其它民用建筑,其室内消防管网应设水泵接合器。对人防工程,当消防用水量超过10L/S时,应设水泵接合器。

(4)地下式水泵接合器接口至地面的距离宜不大于0.4m,且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

(5)应采用铸有“消防水泵接合器”的井盖,并在附近设置标识其位置的固定标志。

(6)墙壁式水泵接合器与门窗洞口的距离宜不小于1.2m;接口至地面的距离宜为0.7m

(7)地上式水泵接合器口距地面的距离宜为0.7m

检测器具:0-50m卷尺

检测方法:查看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及阀门安装情况,检查地下式水泵接合器是否有明显标志和锈蚀现象,测量水泵接合器与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各种水泵接合器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室内消火栓系统

1.消火栓箱体

技术要求:

(1)应有明显红色标志,且应标注“消火栓”字样,不应隐蔽和伪装

(2)消火栓箱体结构牢固美观,且开启灵活,有防锈措施。

(3)箱门的开启角度不得小于175º

检测方法:目测。

2.消火栓

(1).组件、材料、外观及灵活性

技术要求:组件应完整、材料符合标准,开关灵活,无生锈、漏水,接口及垫圈无缺陷,附有检测合格证。

检测方法:目测,手动检查开、关灵活性,查看其产品合格证。

检测类别:B

(2).栓口安装尺寸

技术要求:

a.栓口距箱底边宜为120mm-140mm

b.栓口最近箱侧边不宜小于140mm

c.栓接扣爪端面距箱内不宜小于10mm。                             

d.栓口距地面高度宜为1.1m,允许偏差10mm

e.栓口直径应为5065mm

检测器具:0-5m钢卷尺。

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栓口的安装尺寸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3).最大布置间距

技术要求:

a.《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b.消火栓应设在走道、楼梯附近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消火栓的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且高层建筑不应大于30m,裙房不应大于50m

c.《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d.室内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高层工业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30m;其他单层和多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50m

e.《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f.同层相邻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50m,但高层汽车库和地下车库的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30m

检测器具:卷尺。

检测方法:用卷尺测量消火栓的间距。

(4)栓口出水方向

技术要求;

a.齐全完好,无腐烂和漏水现象,并应采用胶衬水带。且水带接口和消火栓接口与水枪接口相匹配。

b.应采用同一型号规格,水带直径应与消火栓规格相匹配。

c.每个消火栓的水带长度根据保护半径配置,应选用25m20m。不应超过25m

检测器具:0-5m钢卷尺,0-50m皮卷尺。

检测方法:查看水带外观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采用卷尺分别测量水带直径、水带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消防水枪

技术要求:

1)齐全完好,接口垫圈完整。

2)水枪接口与水带接口相匹配。

3)水枪口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检测器具:0-300mm卡尺。

检测方法:检查水枪有无缺陷,接口垫圈是否完整,测量水枪口径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检查水枪接口与水带是否相匹配。

5.消防卷盘

技术要求:

1)自救式小口径卷盘组件完整。

2)与小口径卷盘配套的输水软管、水枪和消火栓的规格型号应相匹配。消防卷盘的栓口直径宜为25mm;配备的胶带内径不小于19mm

3)消防卷盘喷嘴口径不小于6.0mm

4)卷盘位置应方便取用,并保证有一股或几股射流到达同层室内任何部位。

5)卷盘应灵活好用。

 检测器具:0-50m皮卷尺,0-15mm游标卡尺。

 检测方法:检查自救式小口径软管卷盘配置数量、安装位置、组成部件的匹配是否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

6.消火栓管网

 技术要求:

(1)高层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的进水管不应少于两根,人防工程的进水管宜采用两根。当其中一根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进水管应仍能保证消防用水量和供水压力的要求。

(2)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

(3)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个独立段,对低层建筑如某段损坏时,停止使用的消火栓一次不宜超过五个。高层体建筑应保证检修管道时关闭的竖管不超过一根,当竖管超过三根时,可关闭两根。

(4)阀门应经常开启并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5)消防用水与其它管道合并用水时,当其它用水达到最大流量时应能保证消防用水量。

(6)消防竖管的直径应按通过的流量计算确定,但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00mm;低层建筑每根竖管直径应按最不利点消火栓出水量计算。

(7)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应与自动喷水来灭火系统分开设置,有困难时,可合用消防泵,但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报警阀前(沿水流方向)必须分开设置

检测器具:0-300mm卡尺。

检测方法:用卡尺测量 竖管直径是否符合规格要求,目测检查其它管网设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7.室内消火栓手动按钮

(1)手动按钮设置及安装质量

技术要求: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每个消火栓应设置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手动按钮,且安装应牢固,不得松动(不包括就变频调速水泵和市政管网供水)。

检测方法:手感,目测。

检测类别:B

(2)手动按钮保护

技术要求:应有保护手动按钮的措施,一般可放在消火栓箱内或带有玻璃的壁龛内,布线应有穿管保护。

检测方法:目测。

检测类别:B

(3)确认功能

技术要求:启动消火栓箱处手动按钮,应有红色灯指示。

检测方法:目测。

(4)信号反馈功能

技术要求:启动消火栓箱处手动按钮,控制室应收到报警信号,并显示部位。

检测方法:目测。

(5)控制功能

技术要求:启动消火栓箱处手按钮,消防水泵应启动。

检测方法:启动手动按钮,观察启动性能。

检测类别:A

8.消火栓给水系统综合性能测试

(1)最不利点消火栓性能

技术要求:

a.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应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当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07 MPa;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15MPa。当高位消防水箱不能满足上述静压要求时,应设增压设施。

 b.水枪流量应根据不同的充实水柱要求而确定,充实水柱为10m-13m,每支水枪的流量为4.6-5.7l/s

 c.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在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m时不得小于7m;在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时不应小于10m;在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应小于13m

 检测器具:压力表

 检测方法:用压力表测量最不利点消火栓栓口处的静水压、动水压,观察水枪充实水柱长度或计算、查表对照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2)消防水泵性能测试

  技术要求:

  a.泵房、控制室等区域手动启、停消防水泵,应灵敏,且运行正常,显示正确。

  b.消防水泵实际工作电流不得高于额定值(铭牌上标称电流值)。

检测器具:钳形电流表

  检测方法:查看施工资料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室内消防用水量

  技术要求: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应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检测方法:查看施工资料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室内消火栓栓口压力

  技术要求: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0.80 MPa,当大于0.80MPa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消火栓应设减压装置。

检测器具:压力表

 检测方法:在室内消火栓系统分区的最低一层消火栓处进行压力测试。

 (5)屋顶消火栓的设置位置

 技术要求:高层建筑层顶应设一个带压力表的检查用消火栓,采暖地区应设在顶层出口处或水箱间内。

 检测方法:目测

 ()室外消火栓系统

 技术要求:

1)外观及组件:外观涂覆层无锈蚀、脱落。放水阀、闷盖等组件应齐全。

2)至少应配置二套装有水枪、水带的消防箱。

3)室外消火栓管道的压力,不应低于0.10MPa,或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10m

4)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50mm100mm和两个直径为65mm的栓口。

5)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有明显固定标志。

6)供消防车取水的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设有100mm65mm的栓口各一个。

7)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

8)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20m;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m以内,如消防用水量不超过15L/s时,可不设室外消火栓。

9)室外消火栓距高层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并不宜大于40m,距路边不宜大于2m40m范围内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室外消火栓的数量。

 检测器具:卷尺,钢板尺

 检测方法:测量间距、保护半径及栓口直径。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湿式报警阀

(1)报警阀外观

 技术要求:

 a.铭牌、规格、型号及水流方向标志符合要求。

 b.报警阀及其组件应完整无损,密封性好。

2)报警阀安装位置

a.距地面高度宜为1.2m

b.两侧距离不小于0.5m

  c.正面距离不应小于1.2m

  d.报警阀处的地面应有相应的排水措施。

  e.水源控制器、报警阀与配水干管的连接应与水流方向一致。

  检测器具:0-5m钢卷尺

  检测方法:用卷尺测量报警阀的安装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查看报警阀附近有无相应的排水措施。

 (3)延迟器、滤水器的安装

   技术要求:延尺器安装于报警阀与压力开关之间或按产品说明书安装。滤水器应安装在延尺器之前。

    检测方法:目测。

 (4)水力警铃安装

    技术要求:

   1)应设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近的外墙上。

   2)应安装检修、测试用阀门。

   3)宜安装在报警阀附近,其与报警阀有连接管道应采用镀锌钢管,管径为15mm时,管径应为20mm,总长度不宜大于20m

   检测器具:卡尺,卷尺

   检测方法:查看水力警铃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是否装有阀门的滤水器;用卡尺测量输水管直径,用卷尺测量输水管长度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5)供水总控制阀

   技术要求:

   1)开、关应灵活可靠,开、关状态应有明确标志。

   2)宜采用信号阀,或设置可靠的锁定措施。

   检测方法:查看开、关状态标志及有无锁定位措施。

(6)压力开关安装

   技术要求:应安装在延尺器与水力警铃之间,连接管应牢固可靠。

   检测方法:查看压力开关及连接管安装情况。

(7)报警阀控制喷头数量及高程差

   技术要求:采用闭式喷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每个报警阀,控制喷头数量不宜超过下列规定:

   湿式和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为800个。

   干式喷水灭火系统为500个。

   每个报警阀组供水的最高与最低位置喷头,其高程差不宜大于50m

   检测方法:检查实际安装喷头数量及高程差。

(8)报警阀组功能测试

   技术要求:

   a.安装延迟器的湿式报警阀组,系统放水后5s-90s内水力警铃应开始连续报警。且启动压力不小于0.05MPa,距警铃3m远处报警铃声声强应大于70dB

   b.延迟器应能自动排水。

   c.延迟器最大排水时间不应超过5min

   e.测试时压力开关应动作,控制器应显示,消防泵应启动。

   检测器具:秒表、声级计。

   检测方法:打开报警阀试水阀门放水,查看延迟器是否出水,将延迟器充满水后由排水口排出,记录排水时间;观察控制盘压力开关动作显示与否,消防车泵是否启动;关闭报警阀试水阀门,观察水力警铃是否停止报警,压力开关是否停止动作,延迟器是否停止出水,报警阀上下压力表是否正常。

2.干式报警阀安装

   技术要求:

1)在报警阀内气室注入高度为50-100mm清水,以保证密封。

2)安装调整好空压机等气源设备,管道中自动充有压缩气体;充气连接管应不小于15mm,应在干式阀充注水位以上部位接入系统。

3)干式阀及供水管道应具有防止冰冻及机械损伤措施。

4)供气压力应按产品的技术要求确定或按干式阀解扣开启的计算压力再加1.4*105Pa计算,开启压力应以系统供水的正常最高水压为依据。

5)在空压机与干式阀之间应安装安全排气阀,当系统气压超过所谓最大值2.9*104Pa,自动释放压力。

    6)在系统的结冰区段上应安装低气压预报警装置。

7)在下列部位应安装压力表:

a、干式阀充水一侧和充气一侧;

b、空压机的气泵和储气罐上;

c、排气阀和加速排气装置

检测器具:卡尺(规格0-125mm精度0.02mm

检测方法:按技术要求检查干式报警阀的安装,应满足技术要求的各项规定。

3.水流指示器

技术要求:

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设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应安装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与水流指示器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水流指示器外观不得有碰伤、污损。

2)布线应有穿管保护。

3)应安装在分区配水干管上的水平管道上,动作方向和水流方向一致,浆片,膜片应动作灵活。

4)应将水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送至控制中心报警控制器指示火灾区域。

检测方法:检查水流指示器的外观及安装位置和质量,启动未端测试装置,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4.未端试水装置

技术要求:

1)在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均应设置未端试水位置,其他防火分区、楼层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均应设直径为25mm的试水阀。对充气设备,未端应设排气阀。

2)未端试水装置应由试水阀、压力表以及试水接头组成。试水接头出水口的流量系数,应等同于同楼层或防火分区内的最水流量系数的喷头。未端试水装置的出水,应采取孔口出流的方式排入排水管道。

检测器具:卡尺。

检测方法:查看最未端是否不测试装置,用卡尺测量试装置的附件及测试管直径是否符合要求。

5.管道

系统管道的连接,应采用沟槽式连接件(卡箍),或丝扣、法兰连接。报警阀前采用内壁不防腐钢管时,可焊接连接。

(1)沟槽、法兰式连接

技术要求:系统中直径等于或大于100mm和管道,应分段采用法兰或沟槽式连接件(卡箍)连接。水平管道上法兰间的管道长度不宜大于20m;立管上法兰间的距离,不应跨越3个及以上楼层。净空高度大于8m的场所内,立管上的应有法兰。

检测方法:查看管道连接外观及密封是否合格,连接件是否符合要求。

(2)管道丝扣连接

技术要求:管道变径时,丝扣连接应采用异径管零件,避免采用补芯。如需补芯时,弯头上不得使用,三通零件上只允许用一个,四通零件上不超过两个。螺纹连接的密封填料应均匀附在管道的螺纹部分,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密封的材料挤入管内,连接后应将外部清理干净。

检测方法:查看管道连接外观及密封是否合格,变径处采用补芯的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3)套管

技术要求:

a.管道穿墙、过楼板应加套管,管道焊缝不应设置于套管内,穿墙套管长度不得小于墙厚。

b.穿楼板套管应高出楼板或地面50mm

检测器具:0-5m钢卷尺。

检测方法:检查套管安装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检测类别:(1)、(2C

(4)管路加固

技术要求:管道固定采用管道吊架和防晃支架,并宜满足以下要求:

在管径为50mm50mm以上的喷水干管或喷水管上至少应设置一个防晃支架,管道过长或改变方向时必须增设防晃支架。

相邻邻两喷头间的管段上至少应设一个吊架。当喷头间距小于1.8m时,可隔段设置。

吊架、防晃支架宜直接固定于建筑物。安装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检测器具:0-5m钢卷尺,0-300mm卡尺。

检测方法:测量喷水干管或喷水管直径,查看50mm50mm以上管道是否设置防晃支架,喷头间是否设置吊架。查看吊架、防晃支架固定方式及强度。

(5)管道安装

技术要求:

a.报警阀以后的管路上不应有其它用水设施,并应采用镀锌钢管或镀锌无缝钢管。

b.水平安装的管道宜有坡度,并应坡向泄水阀。充水管道的坡度不宜大于2‰,准工作状态不充水管道的坡度不宜小于4 .

c.所有配水管或配水支管的直径不应小于25mm。

d.配水支管、配水管控制的标准喷头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e.水管两侧每根配水支管控制的标准喷头数,轻危险级、中危险级场所不应超过8只,同时在吊顶上下安装喷头的配水支管,上下侧均不应超过8只。严重危险级及仓库危险级场所均不应超过6只。

f.轻危险级、中危险级场所中配水管、配水管控制的标准喷头数,不应超过

下表的规定:

g.短立管及未端试水装置的连接管,其管径不应小于25mm

公称直径(mm)

控制的标准喷头数(只)

轻危险级

中危险级

25

1

1

32

3

3

40

5

4

50

10

8

65

18

12

80

48

32

100

_

64

 

 

 

h.管道中心与梁、柱、楼板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5-1的要求。

           5-1   管道中心与梁、柱、楼板、的最小距离

公称直径mm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mm

40

40

50

60

70

80

100

125

150

200

检测器具:0-5m钢卷尺,0-150mm卡尺,水平仪。

检测方法:查看报警阀以后的管道上是否设有其它用设施,配水支管的喷头布置数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用卡尺测量喷水管直径是否等于或大于25mm;用卡尺和钢卷尺测量管道中心与建筑结构的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用水平仪测量管路坡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减压装置

技术要求:

a.配水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20MPa,并不应设置其他用水设施。

b.管道的直径应经水力计算确定。配水管道的布置,应使配水管入口的压力均衡。轻危险级、中危险级场所中各配水管入口的压力不宜大于0.40MPa

c.减压阀应符合下列规定:

d.应设在报警阀组入口前;

e.入口前应设过滤器;

f.当连接两个及以上报警阀组时,应设备用减压阀;

g.垂直安装的减压阀,水流方向宜向下

检测器具:未端试水压力表

检测方法:用未端试水压力表测量管网压力。

检测类别:C

(7)管道色标

技术要求:消防配水干管、配水管道应涂以消防红色或间距为1m的消防红色环记,以区别其它管道。

检测方法:目测。

6.喷头

(1)外观检测

技术要求:

a.型号、规格应符合技术要求,各种标志(喷头合格证的商标、型号、公称动作温度及制造厂、生产年月)应齐全。

b.外观应无加工缺陷和机械损坏,喷头的螺纹密封面应完整、光滑,不得有伤痕、毛刺、缺陷、断丝等现象。

 c.喷头安装要整齐、牢固、美观,无污损现象。不得对喷头进行拆装、改动,并严禁给喷头附加任何装饰性涂层或悬挂物品。

 检测方法:查看喷头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查看各种标志是否齐全,检查喷头的外观及安装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2)喷头安装最大间距

 技术要求:直立型、下垂型喷头的布置,包括同一根配水支管上喷头间距及相邻配水支管的间距,应根据系统的喷水强度、喷头的流量系统和工作压力确定,并不应大于表5-3的规定,且不宜小于2.4m。检测器具:0-5m钢卷尺

  检测方法:测量相邻两喷头和相邻配水支管的间距,与表5-3的规定值比较,测量喷头至端墙面的水平距离,与表5-3的规定值比较是否满足要求。

   (3)喷头溅水盘顶板的距离

   技术要求:

   a.除吊顶型喷头及吊顶下安装的喷头外,直立型、下垂型标准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且不应大于150mm

   b.装设通透性吊顶的场所,喷头应布置在顶板下。装设网格、栅板类通透性吊顶的场所,系统的喷水强度应按表5-3规定值的1.3倍确定。

                            5-3

火灾危险等级

喷水强度(L/min.m²)

作用面积(m²)

正方形布置的边长(m

矩形或平行四边形布置的长边长

一只喷头的最大保护面积(m²)

喷头与端墙的最大距离(m

轻危险级

4

160

4.4

4.5

20.0

2.2

中危险级

Ⅰ级

6

160

3.6

4.0

12.5

1.8

Ⅱ级

8

160

3.4

3.6

11.5

1.7

严重危险级

Ⅰ级

12

260

3.0

3.6

9.0

1.5

Ⅱ级

16

260

仓库危险Ⅰ级

12

200

仓库危险Ⅱ级

16

300

仓库危险Ⅲ级

20

260

3.0

3.6

9.0

1.5

注:1、喷头工作一般应为0.10MPa,系统最不利点处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低于0.05MPa2、仅在走道设置单排喷头的闭式系统,其喷头间距应按走道地面不留漏空白点确定;3、货架内喷头的间距不应小于2m,并不应大于3m

检测器具:0-5m钢卷尺

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喷头溅水

盘与顶板的距离,看是否满足技术

(4)喷头与障碍物距离

技术要求:

直立型、下垂型喷头与梁、通风管道的距离宜符合下表的规定

喷头溅水盘与梁或通风管道的底面的最大垂直距离bm

喷头与梁、通风管道的水平距离am

标准喷头

其他喷头

0

0

a<0.3

0.06

0.04

0.3a<0.6

0.14

0.14

0.6a<0.9

0.24

0.25

0.9a<1.2

0.35

0.38

1.2a<1.5

0.45

0.55

1.5a<1.8

0.45

>0.55

a=1.8

②直立型、下垂型标准喷头的溅水盘以下0.9m范围内,如有层架等间断障碍物或管道时,喷头与邻近障碍物的最小水平距离宜符合下表规定。

喷头与邻近障碍物的最小水平距离am

ced0.2

ced0.2

3c3ece取最大值)

0.6

注:c为障碍物高;e为障碍物宽;d为管道直径

③当梁、通风管道、排管、桥架等障碍物的宽度大于1.2m,其下方应增设喷头(下喷)

④直立型、下垂型喷头与不到顶隔墙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喷头溅水盘与不到顶隔墙顶面垂直距离的2倍。

⑤直立型、下垂型喷头与靠墙障碍物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A、障碍物横截面边长小于750mm时,喷头与障碍物的距离,应按公式:a≥(e-200+b式中:

a:喷头与障碍物的水平距离。

e:障碍物横截面的边长(mme<750

b:喷头溅水盘与障碍物底面的垂直距离(mm

B:横截面边长等于或大于750mma的计算值大于表5-3中喷头与端墙距离的规定时,应在靠墙障碍物下增设喷头。

检测器具:0-5m钢卷尺

检测方法:测量喷头与各种障碍物的水平或距离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5)局部设置喷水灭火系统

技术要求:当局部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与相邻不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场所连通的走道或连通开口的外侧,应设喷头。

检测方法:目测

(6)边墙型喷头的设置

技术要求:

①边墙型扩展覆盖喷头的最大保护跨度与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设置场所火灾危险等级

轻危险级

中危险级Ⅰ级

配支管上喷头的最大间距

3.6

3.0

单排喷头的最大保护跨度

3.6

3.0

两排相对喷头的最大保护跨度

7.2

6.0

注:1、两排相对喷头应交错布置;

2、室内跨度大于两排相对喷头的最大保护跨度时,应在两排相对喷头中间

②边墙型扩展覆盖喷头的最大保护跨度、配水支管上的喷头间距、喷水与两侧端墙的距离,应按喷头工作压力下能够喷湿对面墙和邻近端墙距溅水盘1.2m高度以下的墙面确定,且保护面积内的喷水强度应符合表5-3的规定。

③直立式边墙型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且不大于150mm,与背墙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并不应大于100mm。水平式边墙型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且不应大于300mm

④边墙型喷头的两侧1m及正前方2m范围内,顶板或吊板下不应有阻挡喷水的障碍物。

检测器具:0-5m钢卷尺。

检测方法:测量喷头间距及保护跨度或障碍的距离,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检测类别:B

(7)斜面上喷头布置

技术要求:顶板或吊顶为斜面时,喷头应垂直于斜面,并应按斜面距离确定喷头间距。尖层顶的屋脊处应设一排喷头。喷头溅水盘至屋脊的垂直距离,屋顶坡度>3/1时,不应大于0.8m;屋顶坡度<1/3时,不应大于0.6m

检测器具:0-5m钢卷尺

检测方法:测量布置在斜面上喷头的间距及垂直距离,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检测类别:C

(8)仓库的喷头布置

技术要求:

①仓库的系统设计基本参数不应低于表5-4的规定。  

                             5-4

火灾危险等级

最大净空高度

货品最大堆积高度

喷水强度(L/min.m²)

作用面积(m²)

喷头工作压力

仓库危险级Ⅰ级

9.0

4.5

12

200

0.10

仓库危险级Ⅱ级

16

300

仓库危险级Ⅲ级

6.5

3.5

20

260

注:系统最不利点处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低于0.05MPa

②仓库采用快速响应早期抑制喷头的系统设计基本参数不应低于下表5-5规定。

                    


5-5

火灾危险等级

最大净空高度(m

货品最大堆积高度(m

配水支管上喷头或配水的间距(m

作用面积内开放喷头数(只)

喷头最低工作压力(MPa

仓库危险级、Ⅰ级Ⅱ级

9.0

7.5

3.7

12

0.34

仓库危险级、Ⅲ级(非发泡类)

9.0

7.5

3.3

12

0.34

仓库危险级、Ⅰ级、Ⅱ级、Ⅲ级(非发泡类)

12.0

10.5

3.0

12

0.50

仓库危险级Ⅲ级、(发泡类)

9.0

7.5

3.0

12

0.50

:本表中的数据仅适用于K=200的快速响应早期抑制喷头。

③货架储物仓的最大净空高度或货品最大堆积高度超过表5-4的规定时,应设货架内喷头。应在自地面超每4m高度处布置一层喷头,并应按表5-4确定喷头强度,和开放4只喷头确定用水量。货架内喷头宜与顶板下喷头交错布置,其溅水盘与上方层板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宜不应大于150mm。与其下方货品顶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50mm

④货架内喷头上方的货架层板,应为封闭层板。货架内喷头上方如有孔洞、缝隙,应在喷头的上方设置集热挡水板。集热挡水板应为正方形或圆形金属板,其平面面积不宜小于0.12m²,周围弯边的下沿,宜与喷头的溅水盘平齐。

检测器具:0-50m钢卷尺。

检测方法:用卷尺测量仓库的喷头布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检测类别:C

7.系统联动功能测试

技术要求:

测试装置应设在每个分区最不利处,找开试水装置时:

出水口的水色透明度与入口处一致,并无杂质。

测试阀关闭,压力表读数应等于或大于0.05MPa

测试阀打开,压力表读数应等于或大于0.05MPa

水流指示器动作后应准确输出报警电信号。

水力警铃应准确发出报警信号。

压力开关接通,消防中心显示报警信号并启动消防泵。

未端试水流量不应小于56L/min

检测器具:通径25mm快开测试阀,0-1.0MPa压力表,精度1.5级流量计。

检测方法:将未端测试装置连接到管路系统远端或最不利处,打开系统的未端泄水阀,使水流进入测试管路,观察压力表上的压力值,然后打开测试阀,再观察压力表的压力值,同时水流指示器、水力警铃应报警,压力开关时动作并启动喷淋泵。

检测类别:A

()水喷雾系统

1.水雾喷头

(1)安装及外观

技术要求:安装应牢固,且无污损。

检测方法:目测。

(2)喷头位置

技术要求:应使水雾直接射向燃烧的物质或需冷却的表面。

检测方法:目测。

(3)与保护对象间距

技术要求:与保护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水雾喷头的有效射程。

检测器具:0-5m钢卷尺。

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实际安装距离,与喷头有效射程进行比较,判定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4)喷头工作压力

技术要求:当用于灭火时,不应小于0.35MPa;当用于防护冷却时,不应小于0.20MPa

检测器具:压力表

检测方法:用压力表测量喷头的工作压力。

(5)水雾喷头数量

技术要求:应根据GB50219-95的规定进行计算。

检测方法:目测,计算。

2.雨淋阀

(1)雨淋阀的安装

技术要求:

a.应设在环境温度不低于4摄氏度,并有排水设施的室内。

b.安装位置宜靠近保护对象,并安装在便于操作的地点。

检测方法:检查室内有无排水设施,安装位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2)雨淋阀的功能

技术要求:

a.接通或关断水喷雾灭火系统的供水。

b.接收电控信号可电动开启雨淋阀,接收传动管信号可液动或气功开启雨淋阀。

c.具有手动应急操作阀。

d.显示雨淋阀启闭状态。

e.驱动水力警铃,应能报警。

f.雨淋阀前后压力表指示正常。

检测方法:分别用手动、自动和应急操作三种方式对雨淋阀组进行操作,检查雨淋阀的开启是否正常,水力警铃是否报警,以及雨淋阀的前后压力表指示是否正常。

3.过滤器

(1)过滤器设置

技术要求:雨淋阀前的管道应设置过滤器,当水雾喷头无滤网时,雨淋阀后的管道亦应设过滤器。

检测方法:查看过滤器是否按规范要求安装。

(2)材料与孔径

技术要求:过滤器应采用耐腐蚀金属材料,滤网的孔径应为4.0-4.7/平方厘米。

检测器具:0-5m钢卷尺

检测方法:查看过滤器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测量滤网孔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管道
技术要求:

a.过滤器的管道应采用内外镀锌,且宜采用丝扣连接。

b.雨淋阀的管道上不应设置其它用水设施。

c.应设排水阀、排污口。

d.应涂以消防红色或间距为1m的消防红色环记,以区别其它管道。

检测方法:目测。

5.消防用水量

技术要求:应根据GB50219-95的规定进行计算。

检测器具:流量计。

检测方法:用流量计测量喷头的流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检测类别:A

.防排烟系统

().机械防烟系统

1.加压送风口的布置、结构形式及功能

技术要求:

楼梯间加压送风口宜每隔2~3层设一个;

前室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

风口应采用自垂式百叶风口、常开式百叶风口或正压送风阀;

风口宜设在靠近地面的墙上。

 检测器具:目测

 检测方法:查看送风口的手动、远距离开启是否正常;手动操作能否复位;安装位置、设置及结构形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2.送风管道

技术要求:

风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宜分别独立设置送风系统,当必须共用一个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

检测器具:目测

检测方法:查看风道系统设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风道是否为非燃材料制作;

3.加压送风量

技术要求:

系统加压送风量应符合表7.1的要求;

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30m3/h计算。

加风送风量应按下式计算:

Q=3600VF

其中:

Q—风量m3/h

V—加压送风口平均风速m/s

F—加压送风口有效流通面积m2

7.1  加压送风量

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的分别加压送风量(m3/h)

系统负担层数

加压送风量 (m3/h)

<20

25000-30000

20-32

35000-4000

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的分别加压送风量(m3/h)

系统负担层数

送风部位

加压送风量(m3/h)

<20

防烟楼梯间

16000-20000

合用前室

12000-16000

20-32

防烟楼梯间

20000-25000

合用前室

18000-22000

消防电梯前室的加压送风量

系统负担层数

加压送风量((m3/h)

<20

15000-20000

20-32

22000-27000

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合用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的送风量

系统负担层数

加压送风量((m3/h)

<20

22000-27000

20-32

28000-32000

:a. 表7.1的风量按开启2.00×1.60米的双扇门确定,当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可乘以0.75系数计算;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1.75系数计算;开启时,通过门的风速不宜小于07m/s

风量上、下限选取应按层数、风道材料、防火门漏风量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

检测器具:风速仪、钢卷尺(0~5m

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加压送风口有效流通面积,用风速仪测量送风口风速,记录数据,断面几个点的,要求平均风速根据计算结果,判定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4.正压值

 技术要求:

防烟楼梯间:40Pa50Pa

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25Pa 30P a

封闭避难层(间):25Pa 30P a

带裙房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正压值应符合上述规定。

检测器具:微压计

检测方法:关闭加压区的所有门窗孔洞,启动各加压区的加压风机,对于前室或合用前室应同时开启相应的加压送风口,当风机运行正常后,用微压计测量各区正压值。

5.机械加压风机

技术要求:

机械加压送风机宜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

风机位置应根据供电条件、风量分配均衡、新风入口不受火、烟威胁等因素确定。

风机应有主备电源,且切换正常。

主备电源切换后,风机应保持连续运转。

中控室、风机房处应能正常启停风机,启动后运转正常,并有状态显示功能。

检测器具:目测

检测方法:看铭牌,查送风机型号、类型及位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观察主备电源切换及风机运转是否正常。

6.机械加压送风风速

技术要求:

采用金属风道时,风速不应大于20m/s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风道时,风速不应大于15m/s

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

检测器具:风速仪

检测方法:目测风道类型,用风速仪测量各部位风速,记录读数。

()机械排烟系统

1.排烟口位置及形式

技术要求:
1)排烟口应设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

2)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0米。

3)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米。在排烟支管上应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4)排烟口平时应处于关闭状态,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位置要有明显的火警标志并方便火灾时的操作;排烟口手动及自动开启应灵活可靠。

检测器具:钢卷尺(规格)

检测方法:目测排烟口位置,测量排烟口距本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以及排烟口与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检查手动开启装置的位置及火警标志;手动及远程开启排烟口,观察排烟口开启是否灵活、可靠。

2.机械排烟量

技术要求:
1)当排烟风机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大于6.00米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排烟时,排烟量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60m3/h计算。

2)当排烟风机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计算。

3)中庭体积小于17000立方米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6/ h换气计算;中庭体积大于17000立方米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4/h换气计算;但最小排烟量的不应小于102000m3/h

4)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5)单个排烟口的排烟量按下式计算:

Q=3600VFm

其中:

Q—单个排烟口排烟量m3/h

V—平均排烟风速m/s

Fm—单个排烟口有效流通面积m2

检测器具:风速仪,钢卷尺(规格0-5m,0-50m

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防烟分区及排烟口有效流通面积 并记录数据;启动排烟风机,待其运行正常后,打开防烟分区的所有排烟口,用风速低度测量排烟口平均风速,计算排烟量,判定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3.排烟管

技术要求:

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若合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应符合排烟系统要求。

系统风量应满足排烟量;

烟气不以通过其它设备(如过滤器、加热器等);

加厚钢质风管厚度,风管的保温材料必须用不燃材料,并应符合排烟系统要求。

检测器具:钢卷尺

检测方法:查看排烟管道及隔热层为不燃材料的证明,测量排烟管道与可燃物的距离;查看排烟管道及空调系统的设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4.排烟防火阀的设置

技术要求:

1)排烟风机在其机房入口处或排烟分区支管处应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2)在排烟支管上应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检测器具:目测

检测方法:目测排烟风机机房入口处以及排烟支管上是否设有280℃的排烟防火阀,查看排烟防火阀标牌及合格证。

5.机械排烟风速

技术要求:
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s

2)采用内表面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风道时,风速不应大于15m/s

排烟口风速不宜大于10m/s,在一个排烟分区内的各排烟口风速应均恒。

检测器具:风速仪

检测方法:目测风道类型,用风速仪测量各部位风速,看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6.机械排烟风机

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采用排烟轴流风机;

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分钟;

风机应有主备电源,且切换正常;

主备电源切换后,风机应保持连续运转;

中控室、风机房处应能正常启停风机,启动后运转正常;

排烟系统中,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机应能自行启动。

检测器具:目测

检测方法:查看排烟风机铭牌及合格证,检查风机启动运转是否正常,观察主备电源切换是否正常。

7.系统功能测试

(1)现场风口、防火阀联运风机功能

技术要术:

a.手动开启任何一个排烟口时,排烟风机应自动启动。

b.地下车库处关闭防火阀,排烟风机应能自动停止。

检测器具:目测

检测方法:手动开启排烟口、关闭防火阀、观察排烟见机运行情况。

(2)自动控制功能

技术要求:当探测器接到火警信号,反馈到消防控制室,即可自动开启相关防烟分区的排烟口、送风口、同时启动排烟见机、送风机,关闭相关防烟分区内的怕有通风、空气调节系统。

检测器具:火灾探测器试验器

检测方法:用火灾探测器试验器对探测器加烟,观察送风口、排烟口、送风风机、排烟风机、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功能情况是否正常。

()通风空调系统

1.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

技术要求:

其送、排风系统应采用相应的防爆通风设备;

当送风机设在单独开的通风机房内且送风干管上没有止回阀时,可采用普通型通风设备,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检测器具:目测

检测方法:查看通风设备说明及防爆型号,查看风机位置和干管上的设施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2.系统管道

技术要求: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五层,当排风管首设有防止回流设施且各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进风和排风管道可不受此限制。

垂直风管应设在管井内。

检测器具:目测

检测方法:查看通风空气调节系统送风和排风管道及防止回流设施的设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3.防火阀的设置:

技术要求: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送、回风管道下列情况之一应设防火阀,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

管道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处;

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

检测器具:目测

检测方法:查看防火阀的合格证及铭牌,查看以上部位防火阀的设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4.通风、空调系统材料

技术要求: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等,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但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风管和柔性接头,可采用难燃材料制作。

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粘结剂应为不燃材料或难燃烧材料。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的风管两侧各2.00米范围内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及其粘结剂。

风管内设有电加热器时,风机应与电加热器联锁。电加热器前后各800mm范围内的风管和穿过设有火源等容易起火部位的管道,均必须采用不燃保温材料。

检测器具:钢卷尺

检测方法:查看以上部位材料的材质证明,用钢卷尺测量所规定的尺寸范围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自动控制及系统功能测试

技术要求:

170℃防火阀动作,消防中心应有区域,地点显示,且联运空调通风机停止运行。

2)与排烟系统合用的通风、空调系统当排烟口手动打开,或烟感报警时系统能自动投入排烟运行状态。

3)烟感动作确认火灾后应能自动切除通风空调系统。

检测器具:火灾探测器试验器。

检测方法:用火灾探测器试验器对探测器加烟,观察送风口、排烟口、送风机、排烟风机、通风空调系统功能情况是否正常。

.钢制防火卷帘门及挡烟垂壁

()钢质防火卷帘

1.外观质量

技术要求:

帘板、导轨、门楣、卷轴等部件的表面不允许有裂纹、压坑及较明显的凹凸、锤痕、毛刺、空洞等缺陷。

相对运动件在切割、弯曲、冲钻等加工处不允许有毛刺。

构件和零部件的组装、拼接处不允许有错位。

焊接处应牢固、外观平整,不允许有夹渣、漏焊等现象

零部件的外露表面,必须做防锈处理,其涂层、镀层应均匀,不得有斑剥的现象。

所有坚固必须坚牢,不允许有松动现象。

检测方法:目测

检测类别:A

2.零部件材料及尺寸公差。

技术要求:

主要零部件使用的原材料宜采用下表中的规定:

主要零部件使用的原材料宜采用下表中的规定:


零部件名称

原材料名称

应符合的标准

帘板、座板、导轨、门媚、箱体

镀锌钢管和钢带

普通碳素钢结构钢

GB2518

GB700

卷轴

优质碳素结构钢

普通碳素结构钢

电焊钢管、无缝钢管

GB699

GB700

YB242YB231

支座

普通碳素结构钢

灰口铸铁

GB700

GB9439

 

零部件名称

材料厚度

帘板

1.2-2.0

座板

3

导轨

掩埋型 1.5-2.5

外露型3.0

门媚

1.0-2.0

箱体

0.8-1.0

 

注:允许使用性能不低于表列材料的其它种材料。

检测器具:钢卷尺(规格0-5m)   钢板尺(规格0-300m

检测方法:查看生产厂产品合格证;目测用钢卷尺及钢板尺测量零部件各部位尺寸公差;判定各项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3.帘板

技术要求:

帘板不允许存在孔洞和缝隙。

帘板两挡板或防窜机构装配牢固,帘板窜动量不得大于2 mm

帘板运行时不允许有倾斜,卷帘的不平直度不大于洞口高度的1/300

检测器具:钢卷尺(规格0-5m)、钢板尺(规格0-300m)、水平仪、塞尺

检测方法:

目测帘板是否存在孔洞和缝隙。

查看档板或防窜机构装配是否牢固。用钢板尺测量并记录;当帘板窜动时,设置在帘板上的竖直标记位移。

目测或测量帘板运行时是否有倾斜,测量时用钢卷尺测量洞口高度H及卷帘宽度W,用塞尺使放于座板上的水平仪保持水平,按下式计算:

B=S×W/L

式中:

B :不平直度mm

S:塞尺数值mm

W:卷帘宽度mm

L:水平仪长度 mm

按计算结果判断,B值不应大于H1/300

4.导轨

技术要求:

导轨现场安装应牢固,预埋钢件间距不得大于600mm,安装后垂直度每米不得大于5mm,全长垂直度不超过20 mm.

导轨滑动面应光滑平直,不允许有扭曲、凹凸、毛刺等现象。

导轨顶部应成圆弧形,长度应超过洞口75mm以上。

具有防烟性能的导轨必须有防烟装置,使用不燃材料,隔烟装置与卷帘表面应均匀紧密贴合,贴合面不应小于80%

卷帘在导轨内运行应平稳、顺畅,不允许有碰撞、冲击现象。

帘板嵌入导轨深度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检测方法:

目测导轨的安装、滑动面、顶部形状、隔烟装置及在导轨内运行状况。

用钢卷尺测量预埋钢件间距,用线坠和钢卷尺测量垂直度。

用直角尺测量导轨顶部与洞口的距离。用直角尺测量帘板嵌入导轨深度。

查看不燃材料合格证。

5.门楣

技术要求:

门楣现场安装应牢固,预埋钢件间距不大于 600mm

门楣的防烟装置均应使用不燃材料,与门楣密封面和卷帘表面应均匀接触,接触面不应小于门洞口宽度的确80%,非接触部件缝隙不得大于2mm

检测器具:钢卷尺(规格0-5m

检测方法:

查看不燃材料合格证。

目测防烟装置与门楣密封面和卷帘表面的接触状况。

用钢卷尺测量预埋钢件间距。

6.座板

技术要求:

座板宜采用角钢组成,铆接连接或用螺栓连接,间距不大于300mm

座板与地面应接触均匀、平行,且与地面间隙不应大于20mm

检测器具:钢卷尺(规格0-5m

检测方法:

查看座板与地面接触,座板材质及连接形式。

用钢卷尺测量连接间距。

7.温度金属熔断装置

技术要求:装置位置应安装在门楣外露部位,并能在70℃时熔断。

检测器具:试验器

检测方法

查看安装位置

用试验器加热熔断装置,使温度金属熔断,查看卷帘门的动作过程。

8.传动装置

技术要求:

支座安装牢固,轴承无异样,加油充足。

各旋转轴的链轮中心同轴一致,无破损。

卷门机的安装必须留有检修的空间,安装应牢固,不得漏油。

卷门机应具有耐火试验合格证明。

检测器具:目测

检测方法:

查看卷门机的耐火试验合格证明(或生产许可证)

查看支座、旋转轴的链轮、卷门机等的安装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9.电动式卷门机

技术要求:

应设置限位开关,卷帘启闭至上下限时,能自动停止。

应设手动启闭装置

应具有依靠卷帘自重下降的性能,并具有恒速性能。

能使卷帘在任何位置停止。

控制箱应安全并便于检修。

操纵装置都应有明显的操纵标志。

使用手动速放装置时,臂力不得大于50N/

检测器具:钢卷尺(规格0-5m)、秒表、测力计。

检测方法:

查看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用手拉动手动速放装置,如感觉阻力过大则用测力计测量手动速放装置的臂力值。

10.手动式卷门机

技术要求:

具有依靠卷帘自重下降的功能。

能使卷帘在任何位置上停止。

手动牵引力应不大于150N

操纵装置应有明显的操作标志。

不允许采用螺旋扭转弹簧或发条为卷动卷帘的机构。

检测器具:测力计

检测方法:

查看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用手拉动手动卷门机,如感觉阻力过大则用测力计测量手动牵引力。

11.卷帘启闭、运行的平均噪音

技术要求:平均噪音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

检测器具:声级计

检测方法:在卷帘运行过程中用声级计在距离卷帘1m,离地面1.5m处,水平测试三点,取平均值,按表9-4规定判定。

卷门机功率WKW

平均噪音,dB

W0.4

50

0.4<W1.5

60

W>1.5

70

12.电气安装

技术要求:

电气按扭启动操纵灵活,集中控制和联运控制的动作灵敏准确。

自动控制的保险装置应安装在卷帘附近2m范围内的暴露部分及随时能监控的部分。

自动控制的电源、备用电源或蓄电池应能保证正常工作状态,所用的电气线路不允许裸露,应埋入墙内或有穿管。

(三)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1质量管理体系

1.1维保施工管理机制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特点,设立由项目经理组成的强有力的维保工程项目经理部,委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派驻现场维保(开展维护及值班工作),挑选责任心强、综合素质好、技术过硬的人员组成一个团结、务实、高效的施工队伍。项目经理部本着高效、优质、安全的原则,坚持文明施工,认真把好每一道关,使质量管理体系在该建筑的施工中得到充分、有效的实施和运行。

1.2质量管理

在该消防维保工程中,我公司将以部门负责人为首,建立现场质量控制系统,此系统与公司质量保证系统和技术监督系统组成完整的质量体系,现场质量控制系统主要任务是对维保项目各系统质量进行控制,以各系统质量确保该项目维保工程整体质量。

项目经理对维保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项目技术负责人具体领导和组织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现场技术人员按公司质量责任制,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履行质量职责。

2质量管理体系措施

2.1坚持《消防设施安装验收标准及规范》,对消防工程的维护保养质量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在整个过程中贯彻“安全可靠、质量第一”的方针,以严密的质量管理,周到的服务体系,确保用户消防体系安全、可靠和及时的运转。

2.2维保质量验收签字

1)对消防设施维保全过程都应如实记录,并对签字负责。

2)维保实施各项资料都应由专职质检员签字生效。

2.3维保技术档案管理

归属档案的各类技术档案室资料,必须纸质优良、字迹清楚、字体工整理,图形线条、符号清晰,图面整洁,签字手续完备。

(四)安全防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1、安全管理

1.1、安全生产责任制

1.1.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设立专兼职安全员,负责各区域的安全生产。

1.1.2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切实作好安全宣传、教育、布置、检查、整改、评比工作,做到三不伤害。坚持安值日、谁负责施工、谁负责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各施工现场的施工作业必须按照国家和消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消防技术措施,并由主管部门会签。

1.2安全教育

1.2.1建立完善的三级教育制度,从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4各方面进行教育。

1.2.2安全教育内容为:安全基本知识、法律法规、现场规章制度和本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

1.2.3每个维保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2.4施工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定期安全培训。

1.2.5时刻想到安全,不断提高防火意识。

2、文明施工

2.1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应佩戴胸卡,与施工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2施工现场保持完整、整洁现场垃圾随做随清,谁做谁清,工完场清。

2.3现场原材料、构件、机具设备要按指定区域堆放整齐,必须保持道路畅通,作业现场要做到落手清。建筑垃圾及时规堆、外运,严禁随意抛掷,做到作业面无积存垃圾、废水、无散落材料。

2.4夜间施工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保证安全。

2.5施工现场应建立卫生责任制度,并落实专人清洁、检查应有严格的处罚措施。

2.6施工现场不得随地大、小便。

2.7开展文明教育,所有施工人员应文明规范。

3、环境保护

3.1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由于建筑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不和扰民,保障简述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必须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

3.2建筑垃圾必须堆放在制定位置专用容器内,不得随意丢放,严禁随意凌空高抛、洒,建筑垃圾及时清运,适量洒水降尘。

3.3严禁焚烧建筑垃圾。

3.4油漆等有刺激气味的材料应密封、隔离放置。

(五)维保计划与措施

1、为确保本维护工程在计划内得到维护保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我公司拟定以下措施:

1.1组织健全、协调、技术强大的维护管理层。

1.2针对具体工程制定保证质量、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1.3制定维护(技术)质量管理制度,责任层层落实到人。

2、物质供应阶段

2.1严格根据竣工图纸(及变更)列出设备、材料清单(规格、型号、数量、价格)。做好维修所用备品备件的存储。

2.2维修设备必须三证齐全,即国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质量检验合格证、当地公安消防局同意销售许可证、产品检测合格证(厂家)。

2.3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订货、采购、运输、保管、供应。

2.4做好材料留样工作。

3、维护阶段

3.1由大区维修经理、技术监督员对当天预计完成的工作宣布维护技术要求及和行业检测标准。

3.2维护技术监督员现场按规定对维护方案和行业检测标准执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3.3属图纸问题需要作出设计变更的,必须通过甲方、设计院、当地消防建审科作出变更方可施工更改。

3.4每天施工完毕整理施工现场,检查当天施工成果,发现问题做好施工日记,待第二天解决。

3.5所有维护工作完成后,由技术人员对所有系统联动检测,公司部门会检,再通知甲方技术检测、评定、最终由甲方负责人员签字认可。

4、人员配置: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我司的消防维护经验,我公司直接领导和统筹安排,并由我公司指派一名维护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全面组织管理本工程维护工作,统配系统解决维护所需的技术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等问题。

5、维护安全保证措施

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建立三级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

 5.1由公司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副总经理对本工程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并承担主要管理责任。

5.2维护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5.3维护现场和安全生产工作实行项目经理领导下的专职安全员负责制。

5.4进场前依据本工程项目特点进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对于临时用电、维护机具安全操作、高处作业等安全生产隐患所存在的部位有针对性的拟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方案,并要求维护人员严格按照方案执行,确保工程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5.5每天进场维护前进行班组安全生产交底,实行签名确认制度,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个人,加强安全生产意识。

5.5建立奖惩制度,对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要求的管理和现场维护人员进行奖励,反之予以处罚。

 5.6维护现场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采取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平时检查与定时检查相结合,检查的重点应围绕电线电路、机械动力等方面进行,防止发生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人等事故,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必须限期改正,并由项目质安部跟踪检查。

5.7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8严禁女同志穿高跟鞋和裙子进入维护现场和上楼层。

5.9维护人员不酒后施工,不穿拖鞋,不带病及有专业限制(例如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者高空作业。

5.10加强治安教育,认真做好以防火、防盗为重点的工作。

 


 

(六)劳动力配备计划及主要检测服务设备供应计划

 

劳动力配置计划

 

所配备人员

姓名

职称

职责

































注:需提供上表人员的职称证、身份证、等证明材料。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所必须的仪器、仪表情况

 

仪器仪表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用途和参数

备注

电动试压泵

4DSB-140/6

2

试压


激光测距仪

X70

2

测距离


数字照度计

GM1040

2

测照度


数字声级计

GM1353

2

测声级


数字风速计

GM8901

2

测风速


消火栓测压接头

0.07MPa-0.15MPa

2

测压力


喷水末端试水接头

0-0.6Mpa

2

试水


接地电阻测量仪

TA8331A

2

测接地电阻


绝缘电阻测量仪

TA8321A

2

测绝缘电阻


数字万用表

TA8301

5

线路测试


感烟探测器功能试验器

ZM-YW

2

感烟探测器检测


感温探测器功能试验器

ZM-YW

2

感温探测器检测


数字压力表

Y-100

1

测压


对讲机

摩托罗拉

8

通讯


注:须提供设备照片、数量、型号规格、购置合同或租赁合同等复印件。

 


2023年新版消防系统维修保养及设施检测技术方案-消防新闻-消防检测仪器网_消防检测设备_电气防火检测设备_防雷消防检测仪器_江苏检测设备厂家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598-119

  • 移动电话152622554119

Copyright © 2010-2025 www.zhiyunan.com.cn 智淼消防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黄河路275号城市之星119室 苏ICP备19022074号-17 网站地图 (XML / TXT) 技术支持:消防检测仪器网